对所得税会计中基础概念的理解——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录入时间:2004-04-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4/22/2004信息】 “一部所得税法就是一部所得税会计”,
因为所得税法不管有多复杂,其最终结果不外乎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进而计算出应
纳税所得额,这是课征的计税依据。计税依据与税率的乘积,就是应纳所得税额。美
国著名税务会计专家史蒂文·吉特曼博士认为,该目标又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
确定某项目是否应确认为收入或费用,二是确定该项目何时被确认为收入和费用。众
所周知,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无论核算内容如何,主要还是核算由于所得税法和会
计制度对收入和费用确认范围和确认时间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确认范围规定的不
同就是某些收入或费用税法上允许确认而会计上却不允许确认,或会计上允许确认但
税法上却又不允许确认。确认时间规定的不同就是某些收入或费用税法上允许先确认
而会计上却要求推迟确认,或会计上允许先确认但税法上却要求推迟确认。前者形成
永久性差异,后者则形成时间性差异。简言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时间
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为什么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核算差异呢?似乎从简单的道理上来讲由
于目标的不同,财务会计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一套账簿体系进行核算,而税务
会计则要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设置另一套账簿体系进行核算。但从成本效益原则和实
用方便的角度出发,实际工作中概念及理论框架”,《会计研究》1994企业并不是设
置两套账簿体系,而是以财务会计账簿体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会计制度和税法规
定的差异进行调整,调整得出税务会计所要反映的信息。所以调整所得税法和会计制
度规定的差异就自然地成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所得税会计的第一层次目标即确定某项目是否应确认为收入或费用,决定了其核
算内容为永久性差异;第二层次目标即确定该项目何时被确认为收入或费用,决定了
其核算内容就是时间性差异。
在费用观下,无论核算上采用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也无论采用递延
法还是债务法,“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都是在核算过程中必须用到的账
户。那么,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实质又是什么呢?
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用到“递延税款”账户,直接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当
期所得税率得出当期应纳所得税额,贷记“应交所得税”账户,再以相等的金额借记
“所得税(费用)”账户。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当期所得税率
得出当期应纳所得税额,贷记“应交所得税”账户。当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额乘
以当期所得税率得出的金额,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账户,两者的差额借记“所得
税(费用)”账户。在税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论采用递延法或者债务法,都是用当
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当期所得税率得出当期应纳所得税额,贷记“应交所得税”账户。
区别主要体现在“递延税款”账户上:递延法下,在税率变化时不对以前年度的“递
延税款”账户的数字进行调整,使之仍然以老税率反映,但从当年开始,按照当期发
生的时间性差额乘以当期的新税率得出的金额,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账户,在以
后年度时间性差异转回时,就要在相反的方向先转回以考税率反映的递延税款,再转
回以新税率反映的递延税款;债务法下,在税率变化时对以前年度的“递延税款”账
户的数字需要进行调整,使之调整以新税率反映,并且从当年开始,按照当期发生的
时间性差额乘以当期的新税率得出的金额,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账户,这样使税
率变化前后的“递延税款”账户的数字都统一建立在新税率基础之上,在以后年度时
间性差异转回时,也就统一以新税率反映的递延税款进行转回。在各期的“递延税款”
账户数字确定的基础上,再用“应交所得税”账户和“递延税款”账户的差额借记
“所得税(费用)”账户。
可以看出,无论采用何种核算方法,以下两点都是一致的:一是在各种核算方法
下,“应交所得税”账户的数字都必须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当期税率得出的应
纳所得税额,该账户核算的是企业每期应交给国家的所得税额,它不会因为核算方法
的不同而有变化;二是在各种核算方法下,账户金额的确定必须依照以下顺序:先计
算确定“应交所得税”账户,再计算确定“递延税款”账户(如果需要的话),最后再
根据前两者的差额来确定“所得税(费用)”账户的金额。因为“应交所得税”账户无
论采用什么核算方法,它的金额都是一样的,这就说明是由于不同方法下“递延税款”
账户确定的金额不同,导致了“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差异。“所得税(费用)”账户
在会计上属于损益类账户,它的金额是要反映在损益表上的,也就是说损益表上的那
个“税后利润”就是用“利润总额”减去它的金额得出的。
“应交所得税”是负债类账户,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核算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应
该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的金额,实际交纳之前,就是一项欠国家的负债;“所得税(费
用)”是损益类账户,反映在损益表上,核算的是在会计上应该确认的费用,税后的
净利润是用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而不是“应交所得税”账户的金额来得出
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