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现行成本——实际货币”模式在会计中的应用

录入时间:2004-01-07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7/2004信息】 一、通货膨胀对现行企业财务体系的冲击   1、资产账实不符,有违于可比性原则   2、利润虚增,有违于配比性和谨慎性原则   3、企业成本补偿不足,贫血经营,再生产能力下降   4、财务信息失真,误导报表使用者,有违于真实性原则   5、掩饰了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经营得失,不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6、会计信息的清晰性减弱   二、“现行成本--实际货币”模式的操作   论者认为模式四,即“现行成本--实际货币”模式,最能胜任通货膨胀会计。用 该模式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可作为现行会计模式报表的补充材料附后,以备企业的利 害方和管理当局作出重大决策时参考。   (一)调整依据   1、一般物价指数(GPL)。   2、特定物价指数。   3、购买力(PPb)。   4、重置成本。   (二)调整对象   1、货币性项目。   (1)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拥有的现金及其他固定金额的债权。它又可分为货币性 流动资产,如短期借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货币性长期资产,如长 期应收款。   (2)货币性负债。指企业所持有的固定金额的债务。它又可分为货币性流动负债, 如应付贷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股利等;货币性长期负债,如长期应付款 及长期借款等。   2、非货币性项目。   (1)非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拥有的各种存货、固定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其他无 形资产。它在通货膨胀时期会发生变化,一般与物价水平变动方向一致,水涨船高, 所以不会发生购买力的损失和收益。   (2)非货币性负债。指企业除货币性负债以外的其他负债项目。如一些在未来提 供商品或劳务的责任项目,其价值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成正比。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   1、收集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必需的基本数据。如物价指数,非货币性资产、收入、 费用等项目的现行成本。   2、将财务报表项目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两种。   3、计算净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4、用“现行成本--实际货币”模式代替原始成本数据,编制资产负债表。   5、对每个非货币性项目计算其现行成本的总变动数。这一总变动数,要分解成 通货膨胀引起的非货币性项目的现行成本变动数和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非货币性项 目现行成本的变动数。   6、计算非货币性项目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后非货币性项目现行成本的变动数,并 结合净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数,编制利润表。   三、结束语   利用“现行成本--实际货币”模式进行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其要求收集和掌握的 信息比较多,过程较复杂,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 用,会计处理工作可大大减轻、加快。而且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将对这一模式的 应用提供条件。以达到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bf200306056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