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的业务处理
录入时间:2004-01-07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7/2004信息】 一、资料:
世纪公司管理部门从1999年12月20日开始使用的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350000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与税法规定的年限一致),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2002年1月1日改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公司1996年起所得税税率为33%,所
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按净利润的10%、5%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二、要求:
1、按追溯调整法计算折旧政策变更产生的累计影响数。
2、编制折旧政策变更有关的会计分录。
3、说明2002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三、答案:
(一)计算折旧政策变更产生的累计影响数
1、按直线法计提的年折旧额=350000÷10=35000(元);
2000年、2001年两年累计折旧额=35000×2=70000(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10×100%=2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
2000年折旧额=350000×20%=70000(元);
2001年折旧额=(350000-70000)×20%=56000(元);
两年累计折旧额=70000+56000=126000(元);
3、折旧政策变更的税前差异累计数
2000年税的差异=70000-35000=35000(元);
2002年税前差异=56000-35000=21000(元);
两年累计差异=35000+21000=56000(元);
4、折旧政策变更对所得税影响的累计数
2000年所得税影响数=35000×33%=11550(元);
2002年所得税影响数=21000×33%=6930(元);
两年所得税累计影响数=11550+6930=18480(元);
5、折旧政策变更对税后影响的累计数
2000年税后影响数=35000-11550=23450(元);
2002年税后影响数=21000-6930=14070(元);
两年税后累计影响数=23450+14070=37520(元);
(二)编制会计分录
1、补提折旧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7520
递延税款18480
贷:累计折旧56000;
2、调整已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752 (37520×10%)
--法定公积金1876 (3752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628
(三)2002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1、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年初数调整金额为:
“累计折旧”项目增加56000元;“递延税款”借方增加18480元;“盈余公积”
项目减少5628元;“未分配利润”项目减少31892元;
2、2002年度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上年数的调整金额为:
“管理费用”项目增加21000元(56000-35000);“所得税”项目减少6930元
(27000×33%);“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减少19932.5元(23450×85%);“提取法
定盈余公积”项目减少1407元(1407×10%);“提取法定公积金”项目减少703.5元
(14071×5%)。 (bf2003060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