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收发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
录入时间:2003-12-08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8/2003信息】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适用于存货
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大中型企业中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自制半
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企业,其基本方法如下:
(1)企业应先制定各种原材料的计划成本目录。规定原材料的分类、名称、规格、
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
(2)平时收到原材料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出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填入收
料单内,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
(3)平时领用、发出的原材料,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原材
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将发
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
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都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
变动。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例 某公司有A、B两种原料,计划价格为A料每公斤5元,B料每公斤4元。本月购
进A料20吨,无税价110,000元,税额18,700元,价税合计128,700元;B料10吨,
无税价35,000元,税额5,950元,价税合计40,950元。A料已付款,B料下月付款。
本月领用A料15吨,B料10吨。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15,000元,原材料A料库存25
吨,B料20吨,请作出本月账务处理。
(1)购进A料并付款
借:材料采购 110,000(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 18,700
贷:银行存款 128,700
(2)材料入库并按计划成本入账
借:原材料—A 100,000(5×20,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贷:材料采购 110,000
(3)购进B料
借:材料采购 35,000(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 5,950
贷:应付账款 40,950
(4)材料入库并按计划成本入账:
借:原材料—B
40,000(4×10,000)(元)(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35,0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15,000元,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140,000元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15,000+5,000-1,0000)/(125,000+80,000+
140,000)×100%
=10,000/345,000=2.90%
(5)领用A材料15吨
借:生产成本 75,000
贷:原材料 75,000(计划成本)
(6)领用B材料10吨
借:生产成本 40,000
贷:原材料 40,000(计划成本)
(7)领用材料分摊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3,335
贷:生产成本 3,335[2.90%×(75,000+40,000)]
期末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
15,000+5,000-10,000-3,335=6,665(元)
经过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本月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从“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转出之后,属于月末库存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仍保留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内,作为原材料调整项目。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中的原材料,应当根据原材
料科目余额230,000元减去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6,665元,以223,335元列示。
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主要有以下作用:
(1)简化会计处理工作。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计收入、发出和结
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
差异”科目计算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
(2)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业绩。有了合理的计划成本后,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
本对比,可以对采购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成本,节约支出。
因此,计划成本法是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广泛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与其他存货计
价方法相比,效果较好。 (aw200311/120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