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对资产负债表的理性分析

录入时间:2003-12-05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5/2003信息】 [摘要]笔者对如何解读资产负债表提出 “剥笋法”和“对比法”两种理性分析。   会计报表是一种商业语言,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 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报表各项目的报告结果涉及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 因此,资产负责表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报表。解读资产负债表时,一方面应掌握有关 数据所提示的内涵,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一方面要对报表进行深层次的 分析,不应简单地根据报表数据下结论。对此可采用由总体到局部。先易后难,层层 分解的“剥笋法”和通过表中有关项目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判断的“对比法”,从 而透过表面数据洞悉事物本质。   一、解读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及其资产分布状况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报表的资产总额揭示了企业生产经 营规模和经济实力。一般说来,资产总额越大,企业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经济实力 就越强。   关注企业资产总额的同时,还应关注企业资产的结构分布状况。在资产负债表中, 资产通常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企业的固定 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小,往往是经营不景气的表现。因为 经营亏损首先亏掉的是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但也不是说流动资产越多越好,假定 流动资产过多地集中在存货和应收账款项目上,也可能存在质次价高、滞销产品过多、 或大量资金被外单位所占用的情况,进而影响资产的变现性。所以,各类资产的组 合应有一个合理比例。比例的确定原则为:其一,与行业水平横向对比,例如,工业 企业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重一般为六四开。一个同等规模的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 比重要大于商业企业。而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在30%左右也是正常的;其二, 与企业自身水平纵向对比,即与企业的前期、历史最好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得出 资产结构和质量合理与否的结论。   二、关注企业的净资产状况   掌握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固然重要,但更要关注其净资产状况。因为净资产是企 业生产经营最终结果的表现。如果某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足 10万元,说明企业的资产99%以上为债权人投入的,该企业则处于破产清算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总额越少越好。   解读所有者权益项目,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第一,总量判断。所有者权益总额 为正数时越大越好,为负数时则表明企业发生亏损,已资不抵债;第二。结构判断。 即将该项目分为内外部两大类,然后进行期末与期初的对比。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形 成外部(投资人投入)的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形成内部(经营者经营)的 所有者权益。外部所有者权益的增长说明投资额加大,而内部所有者权益的持续增长, 才是企业经营者的资本保值、增值能力的体现,表明企业拥有充裕的自有资金和良 好的偿债能力。   三、考察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运用资金的合理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为前提条件,而这些物质资料又有不同的 来源渠道,便形成了多种融资结构。企业可以向债权人融资(负债融资)或向投资人融 资(主权资本融资),而负债融资与主权资本融资的不同性质又决定了企业一定的融资 结构。即在企业融资中保持一定的主权资本是企业经济实力和承担风险能力的基础, 而保持一定的借入资本则是企业灵活调节资金余缺和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前提。   不同的融资结构其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而言,负债融资的资 金成本较低,只需支付利息,且利息费用可以在税前支付,但财务风险较高,即不论 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而主权资本融资的财务风险较低,企业对投 资者的投资可以在续存期间永远使用,股利的支付不是固定的,视企业经营状况而定, 利润少就少分,无利润可以不分,但其资金成本较高,利润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且 股利不能从税前扣除。最佳的融资结构应是资金成本最低而财务风险最小的融资结构。 事实上这种融资结构是不存在的,所以企业应在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之间进行合理 取舍,选择最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融资结构。   解读负债项目,可以分析企业运用资金的合理性。短期借款与流动资产或存货对 比。短期借款应小于流动资产。因为银行发放短期借款的首要用途是满足企业生产经 营日常周转的需要。若流动资产小于短期借款,则需进一步分析经营是否通畅,资金 是否沉淀,或是否改变资金用途,用于非生产经营项目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与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对比。前者应当小于后者,因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用途在于发 展企业,扩大企业再生产能力。   四、检验企业的成长性   (一)从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中加以分析。1.实收资本与企业的注册资本对比。 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注册资本不到位,而注册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根本保 障,应予高度重视。2.实收资本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对比。用所有者权益总额除以实 收资本额,再除以企业开业的年数,得出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据此对企业的成长性 做出初步判断。3.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所有者权益总额对比。若前者数额过大, 应进一步了解资本公积的构成。因为有的企业在不具备法定资产评估条件的情况下, 通过虚假评估来虚增净资产,以达到粉饰资产负债率和企业信用形象的目的。   (二)重点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有关项目加以分析。因为它们是企业的主要劳 动手段,代表了企业的生产能力。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析。 如果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比例大大低于行业比例,表明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而 大大高于行业比例、又说明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产品结构需要调整。2.固定 资产与累计折旧对比。由此观察企业生产设备的新旧程度及其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的 下降因素。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期未数与期初数对比。以它们期末数与期初数之 差除以期初数,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更新改造程度,比重越大表明企业较 注重扩大再生产投入,成长性较好。   五、注意剔除报表水分   会计报表是会计人员依据一定会计规则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的报告,解读时 应注意人为因素,剔除报表水分。   (一)虚拟资产挂账。虚拟资产主要为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这二项费用是按照 “权责发生制”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核算原则而设立的一项“资产”, 其实质是费用的资本化,所以根本没有变现性,数额较大,就会降低资产质量。因此, 分析企业资产的质量时必须将其加以剔除。   (二)潜在亏损挂账。潜在亏损主要集中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持处理固定资 产净损失、固定资产清理以及其他应收款项目上。在会计报表编制日,前三项数据应 为零。若它们数额较大,通常说明为潜在亏损挂账。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 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净损失年末必须转账,有的企业则将它们挂入“ 其他流动资产“等项目中。   其他应收款也是企业粉饰会计报表常见的工具,与企业的应收款等主营结算债权 项目对比时,其数额不应过大,否则存在潜亏挂账之嫌。   (三)不良资产挂账。应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其他应收款项目,警惕资产 “泡沫”。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商品而产生的一项结算资产,一般应于一年内收回, 但在实际业务中,许多企业将已无望收回的账款长期挂账,个别企业甚至将一些违 规行为(如抽逃注册资金等)隐蔽于应收账款之中。对此可采用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 周转率、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比、赊销与现销比等指标衡量,并结合行业特点、企业 信用政策,以及指标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物资,是企业生产经营 的中心,一般情况下数额要占到流动资产的一半以上。有的企业将滞销商品、积压产 品等,甚至将假昌伪劣产品及违规开支长期隐蔽在存货中。因此,应通过分析存货品 种、存货周转率和营业周期等指标,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来剔除不良资产。   (四)虚拟负债挂账。应主要关注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和住房周转 金等项目。应付福利费是为解决职工医疗等方面的基本福利而预提的,它们属于企业 职工所有,因而是企业的一项负债。但在实务中,企业的福利费由于种种原因经常透 支,不得不由企业长期代为垫付,使资产负债表中应付福利费的金额出现红字,成为 企业的一项债权。应付福利费出现红字的问题在于,一方面这项债权基本上不能收回, 实质是企业的一项潜在亏损,另一方面该项目的红字还冲减了流动负债以及负债的 总额,以此作为基数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必然也带有水分,无形中掩盖了企业的 债务危机。   其他应付款是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与主营业务的债务(应付 账款等)相比不应过大,且时间也不易过长。否则可能隐含转移营业收入,低估当期 利润以及非法资金拆借等违规挂账行为。   预提费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并列示的一项流动负债,实际工作中, 一些企业往往将其作为企业调节利润的“蓄水池”,与持摊费用、递延资产相比,其 人为因素和作用程度更大。因此,预提费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虚拟性,需要从其 种类和账龄上多加分析。   六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资产负责表是披露企业经济活动重要的商业语言,但这种语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点性。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这个特定日 期是一个静态的时点,报表上各种数据是这种静态时点的集合。由此带来的不足是: 1.容易掩盖季节性波动的因素。例如,报表使用者拿到的年度资产负债表,如果表 中“货币资金”数额较大,从表面上看该企业生产经营良好,资金充裕。但实际上并 不能完全代表出报企业平时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的真实情况。2.易于粉饰报表数据。 例如,某企业年末流动资产400万元,流动负债250万元,则流动比率为400÷250= 1.6,在编制报表前,用100万元的流动资产暂时偿还流动负债,则将流动比率粉饰为 300÷150=2,报表出报后再举借新债100万元,便达到了粉饰企业的偿债能力的目的。   (二)历史性。现行会计规则强调会计信息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确认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由此产生的结 果是报表上一些项目的历史成本与现实价值往往并不吻合,甚至差距过大。   (三)货币性。会计是一种货币度量的定量学科,重在反映企业经济资源的价值。 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经济资源并不能 完全由货币计量,比如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宣的人力资源。据美国《商业周刊》披 露,微软公司97年市场价值1400多亿美元,而其资产负责表的资产总额仅为140多亿 美元,价值相差10余倍。二者的差距是现行会计不能完全用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源、无 形资产等企业最活跃、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的结果,因而这些最重要的资产的价值就不 能在报表上反映。因而,解读这类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要注意分析表外的非货币性技 术含量和价值。   (四)不确定性。近年来,企业经济业务呈现出多样化和错综复杂的特点。现行会 计制度允许企业对某些经济业务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存在不只一种 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如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等均有多种不同会计政策可选 择,而不同的会计政策所得出的资产结果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注意分析此类资产的不 确定性,从而做出资产实力强弱的结论。   为避免上述资产负债表局限性。报表使用者有必要关注会计报表附注的各种信息 的披露。 (Az 2003 011 024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