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经济增加值”在投资决策中运用的思考

录入时间:2003-11-24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4/2003信息】 随着人们在实践中对经济增加值这一新理 念的不断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将经济增加值运用于投资决策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投资决策和财务评价   1.投资决策及其意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其生产经 营的目标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本的有效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已呈多 元化格局,单一的经济活动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 下去,管理者们必须不断捕捉新的经济增长点,适时调整投资方向,把企业有限的资 金投向能为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优势产业或产品。显然,投资决策成为企业理财的核 心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存亡。   投资决策主要包括:确定投资方向、控制投资规模、把握投资时机、确保投资收 益以及衡量和降低投资风险。选择什么投资方向,投资怎样的项目以及在什么时机进 行投资,是投资决策面临的重大抉择。为了减少企业投资活动的风险性和盲目性,也 为了让外部资金的提供者对其所要投资项目的偿还能力和盈利前景有充分的了解,应 在投资决策中使用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项目财务评价。   2.投资决策的重要工具--项目财务评价。项目财务评价包括:(1)项目的市场调 查、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在未来市场中的销售前景、现金流量、利润的分析预测。 (2)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传统的动态指标主要有内含报酬率、 净现值和现值指数;静态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   经济增加值是扣除投资于企业资本的机会成本后所得到的纯利润,它等于:税后 利润-(总资本×资金成本率)。由于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们在新的项目上所赚 取的利润比资本成本低,他们的报酬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决不会让这类项目通过。 笔者认为,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在投资决策的财务评价指标中应引入“经济增加值” --这一指标,因为它是投资者获取最低回报的保证。   二、经济增加值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1.投资收益率的狭隘性。投资收益率在投入的资金没有增减时可以作为评价投 资项目依据。但在现实中,企业的投资是经常变化的,若一企业现有的投资收益率为 30%,这企业面对一个可以获取20%收益的投资机会,是否争取呢?假定:投资前的 资金总额为100万元,经营利润为30万元,资金成本率为10%;新投资额为20万元, 预期投资收益率为20%。则:   投资前投资收益率=30/100=30%,经济增加值=30-(10%×100)=20万元; 投资后资金总额为120万元,经营利润为34万元(20×20%+30),投资收益率=34/ 120=28%,经济增加值=34-(10%×120)=22万元。   以上例子表明,投资后的收益率是下降的。如果单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评判这一 投资项目可行与否,很显然,新项目应该舍弃。但从经济增加值看,投资后较投资前 可增加经济增加值(22万元,20万元),则新投资还是有利的。因此,不能单纯从投资 收益率的提高与否衡量一个新的投资项目。   2.经济增加值指标在投资决策中的实际运用。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最近参与了 某公司两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两个投资项目的财务预测数据为:      5年净利润 资金投入 资金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 项目一  252万元 5475万元 5.58%   -54万元 项目二  293万元 3023万元 5.58%   124万元   单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去评价,项目一和项目二都具有盈利能力,但站在经济增加 值的角度去评价,结果显然不同:项目一的经济增加值为负数,明显不具投资价值; 项目二则具有可投资性。   3.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评价贯穿于投资项目的全过程。一旦投资项目得以确立, 经济增加值作为整个管理系统的决策指标,可以覆盖战略决策、资金分配、预算编制 及日常的营运等,既体现了经济增加值指标独具的特点,也可对投资决策作进一步评 价,对投资行为不断进行修正。   经济增加值这一新的企业评价理念和决策工具,已逐步为大众所了解和运用。可 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济增加值运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业绩评价的理念会被广 泛接受和采纳。 (Bd 2003 011 025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