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变动成本法计算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合——“一账两用”简捷编制完全成本法的利润表

录入时间:2003-11-24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4/2003信息】 完全成本法的损益表是依据公认的会计原 则汇集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并据以计算和确定产品成本和分期损益, 它主要适应于财务会计系统,用于对外财务报告;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是为了满足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主要适应于管理会计系统,用来对内管理报告,为企业决 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尽管人们对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优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现阶段企业外部 信息使用者仍然要求企业按完全成本法提供报表;再加上变动成本法计算本身存在的 固有缺陷,一时还不能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全面取代完全成本法。现实中大多数企业是 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分别编制两种损益表,即做“两套账”,这样, 工作量非常大,也不科学。笔者认为,简捷的作法可将两种成本计算结合起来,“一 账两用”,减轻工作量。就是在日常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组织核算,以提供能够满足企 业内部需要的管理信息,并定期将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成本和利润信息调整成完全 成本法计算所反映的信息资料,以满足企业对外报送报表的需要。   “一账两用”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1.按变动成本法核算,主要设置“在产品”、“库存商品”、“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日常的成本计算按变动成本法进行。同时,设置“固定制 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调整”、“库存商品存货调整”、“在产品存货调整”等 暂记账户。   2.当期初在产品转为库存商品或期初产成品转为销售产品时,它们负担的固定 制造费用,即反映在“在产品存货调整”账户或“库存商品存货调整”账户中的期初 余额,也要随之作相应的结转。即把“在产品存货调整”账户中的期初借方余额转到 “库存商品存货调整”账户内,把“库存商品存货调整”账户中的期初余额转到“主 营业务成本调整”账户内。   3.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是作为期间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部扣除, 不存在分摊问题。但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要根据企业生产的情况,在库存 商品的已销部分、未销部分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金额从“固定制造费用”账 户的贷方分别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调整”、“库存商品存货调整”、“在产品存货调 整”账户的借方。   4.期末为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根据账户核算资料,把变动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 关键是把“在产品”账户期末余额加上“在产品存货调整”账户期末余额,就是在 产品存货的完全成本;把“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加上“库存商品存货调整”账户 期末余额,就是期末库存商品的完全成本;将“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加上 “主营业务成本调整”账户借方发生额,就是销售产品的完全成本。   [例]某企业期初库存商品存货为300件,其变动成本总额为1,200元,上月分摊 的固定制造费用为750元。本期生产量为12,000件,完工10,500件,期末在产品存 货1,500件,完工程度为50%。本期销售9,300件,存货销售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 单价为10元,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6,000元,每件变动成本为4元(其中:直接材料2元, 直接人工1.2元,变动制造费用0.8元)。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每件1元,固定 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全年共3,000元。编制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利润表。   (一)按变动成本法核算并编制利润表。   1.日常业务按变动成本法核算(会计分录略),设置账户并登账,计算如下:   生产成本=10,500×4+1,500× 50%×4       =45,000(元)   在产品成本=1,500× 50%× 4=3,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10,500×4=42,000(元)   主营业务成本=9,000×4+1,200=37,200(元)   变动非生产成本=9,300×1=9,300(元)   主营业务收入=9,300×10=93,000(元)   2.编制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表            利润表   项  目           金  额   1.主营业务收入         93,000   2.变动成本法(a+b)       46,500   a.变动生产成本(9,300×4)   37,200   b.变动非生产成本(9,300×1)   9,300 3.贡献毛益(1-2)       46,500   4.期间成本(a+b)       39,000   a.固定制造费用         36,000 b.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3,000   5.营业净利润(3-4)       7.500   (二)根据上面的资料直接编制完全成本法的利润表。   1.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额/不期生产量   本期生产量=已销产量+产成品存货量+期末在产品存货量(约当产量)   把例中数据代入得: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36,000/(9,000+1,500+750)              =3.2(元)   2.分配固定制造费用   已销产品9,000件应分摊额=9,000×3.2               =28,800(元)   应从固定制造费用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调整账户。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750件应分摊额=750×3.2                    =2,400(元)   应从固定制造费用账户转入在产品存货调整账户。   期末库存商品存货1,500件应分摊额=1,500×3.2                   =4,800(元)   应从固定制造费用账户转入库存商品存货调整账户。   由于期初产成品300件于本期销售,其原分摊的750元固定制造费用应从库存商品 存货调整账户的贷方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调整账户。   3.固定制造费用转入暂记账户。   4.根据账户核算资料将变动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主营业务成本调整账户借方发生 额         =37,200+29,500=66,700(元)   库存商品成本=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库存商品存货调整账户余额         =6,000+4,800=10,800(元)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账户余额+在产品存货调整账户余额        =3,000+2,400=5,400(元)   5.编制完全成本法的利润表        利润表   项  目       金 额 1.主营业务收入     93.000 2.主营业务成本     66.700 3.销售毛利(1-2)     26.300 4.销售及管理费用(a+b) 12.300 a.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9.300 b.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3.000 5.营业净利润(4 -3)   14.000        (Bd 2003 011 024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