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自测题及答案

录入时间:2003-10-2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0/2003信息】 第五部分 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 关系及其交易、财务会计报告   一、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正确的,在每题后面的括号中 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   1.为了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某公司从1月1日起将设备的折旧年 限延长了三分之一,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该公司对此项变 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了年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 )   2.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本期发现的属于以 前期间的会计差错,应一律调整以前期间的相关项目。( )   3.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作为重大的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 )   4.对于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的支出,预期由第三方或者其他方补 偿的,只有在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该补偿金额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 )   5.当或有负债是企业的一项潜在义务时,不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当或有 负债是企业的一项现时义务时,则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 )   6.当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且或有事项 只涉及单个项目时,清偿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   7.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间如果受同一关键管理人员的直接控制,彼此应视为关 联方。( )   8.如果关联方之间属于非重大交易,类型相同的非重大交易可以合并披露,但 以不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前提。( )   9.构成关联方关系的个人投资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一个企业5%或以上表决 权资本的个人投资者。( )   10.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 益调整”账户核算,然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 )   11.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收回上年的销售退回,应 调整上年资产负债表相关损益及利润分配账户。( )   12.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应作为流动资产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 )   13.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销售收入”指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购销活 动所产生的销售收入,而不含子公司相互之间的销售收入。( )   14.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财务费用”项目的数字与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 项目的数字绝对一致。( )   15.企业究竟以什么中期为基础来编制财务报告,应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 章的规定,或者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定。( )   二、改错题(请将每题你认为错误的地方改正)   1.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 错,应当调整发现年度期初留存收益以及相关项目。   2.会计实务中,有时很难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如果不易分清会 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则应按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   3.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 期的留存收益。   4.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时,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   5.甲公司因或有事项确认了一项负债30万元;同时,因该或有事项,甲公司还 可以从乙公司获得赔偿10万元,且这项赔偿金很可能收到。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在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为20万元。   6.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应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中核算。   7.共同控制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 这些政策。   8.同受一个企业重大影响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视为关联方。   9.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并收取价款。   10.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不应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原价。   11.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仅限于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 被投资企业。   12.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3.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期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 项。   1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的调整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均不调整报告年 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项数字。   15.企业必须对外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则不属 于企业必须对外提供的资料。   三、连线题(请将下列每题中相关项目用直线连接起来)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   或有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   2.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5%改按15%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双倍余额递减法   未按规定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仍计入   固定资产的价值 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   未决诉讼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差错   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四、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1.对本期发生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A.不作任何调整   B.调整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C.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D.直接计入当期净损益项目   2.下列会计差错更正中应对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进行调整的是( )。   A.发现本期多记一项经济业务   B.发现本期错记账户   C.发现上年行政管理部门少计提折旧1000元   D.发现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3.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有( )。   A.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无法确 定   B.企业账簿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C.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但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 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D.经济环境改变引起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4.《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中的“基本确定”这一结果的可能性对应的概 率为( )。   A.大于95%但小于100%   B.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C.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D.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5.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或有资产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   B.或有负债符合负债确认条件   C.或有资产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D.只要是或有负债,就必须在附注中披露   6.企业在拥有反诉或者向第三者索赔权利的情况下,对符合确认条件的或有事 项正确的处理是( )。   A.索赔或反诉可能取得的金额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后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B.扣除索赔或反诉可能取得的金额后预计为一项负债   C.不作任何处理,等待反诉或者向第三者索赔金额的确定   D.不得扣除索赔或反诉可能取得的金额,而将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确认为一 项负债   7.甲公司拥有乙公司50%的表决权资本,丙公司拥有乙公司50%的表决权资本, 甲公司拥有丁公司5%的表决权资本,拥有戊公司10%的权益性资本;丁公司拥有 戊公司46%的表决权资本,上述公司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的是(  )。   A.甲公司和丙公司  B.甲公司和丁公司   C.甲公司和戊公司  D.乙公司和甲公司   8.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不要求( )。   A.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披露包括合并会计报表中的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   B.在与合并会计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会计报表中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   C.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时,披露企业的主营业务   D.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 的性质   9.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情 况( )。   A.包括在合并报表中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   B.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C.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及有关交易要素   D.关联方交易的性质   10.下列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账户余额,哪些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示( )。   A.坏账准备    B.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C.存货跌价准备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1.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指( )。   A.库存现金    B.定期存款   C.其他货币资金  D.可随时支用的银行存款   12.甲公司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了报告年度 的会计差错,需要做的会计处理是(  )。   A.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   B.在发现当期报表附注中作出披露   C.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作出相应调整   D.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作出说明   13.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 )填列。   A.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   B.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   c.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D.应收账款总账账户借方余额   14.中期财务报告包括( )。   A.月度财务报告   B.季度财务报告   C.半年度财务报告   D.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报告   15.某公司2002年2月2日应收甲公司账款250万元,双方约定在当年的12月2日偿 还,但12月20日甲公司宣告破产无法偿付欠款,则该公司在当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 表上,对这笔250万元款项( )。   A.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处理   B.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处理   C.不需要反映   D.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前事项已在年前作出了有关账务处理   五、简答题   1.中期财务报告与年度财务报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与原《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比较,《企业会计制度》的资产负债表项目 有哪些变化?   3.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4.什么是或有事项?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六、业务题   1.甲控股有限公司为商品流通企业。2002年度会计报表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年初、年末数如下:                           单位:元 资产  年初数 年末数 负债和股东权益 年初数 年末数 应收票据 15000 10000 应付账款     20000 12500 应收账款 24750 34650 应付福利费    2500 3000 预付账款 5000  7500 应交税金     1850 2300 存货   50000 35000 其中:应交增值税 500  300 待摊费用  2500   0 应交其他税金   1350 2000              其他应交款     150  200              其他应付款     100  500   (2)2002年度利润表有关项目本年累积数如下: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累积数   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主营业务成本     225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230   营业费用       100000   所得税         20000   (3)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持摊费用为支付的预付保险费。   ②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8000元,进项税额为35700元,已交增值税为32500元。   ③其他应付款为收取的出借包装物押金。   ④2002年度没有实际发生坏账;2001年和2002年两年年末均没有计提存货跃价准 备。   ⑤该商品流通企业未单独设置“管理费用”账户;营业费用中包含职工工资 50000元、福利费7000元、折旧费1000元、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00元、水电费5000 元、差旅费10000元、会议费4000元、办公费10000元、咨询费7500元、业务招待费 2900元及摊销的预付保险费2500元。   ⑥假定上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仅与经营活动有关。   要求:计算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5)支付的各项税费。   (6)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某商品流通企业2001年度财务报告对外批准报出日为2002年4月26日。该企业 2002年1月1日至4月26日间发生如下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   (1)该企业2002年1月20日接到通知,甲债务企业宣告破产,其所欠的应收账款 100000元全部不能偿还。该企业在2001年12月31日前已被告知甲债务企业资不抵债, 濒临破产,该企业按应收账款的10%计提了坏账准备。   (2)2002年3月5日,该企业发生一场火灾,造成净损失500000元。   (3)2002年3月20日,该企业持有的某一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市价下跌,该股票账 面价值为250000元,现行市价为150000元。   要求:(1)判断上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 项。   (2)对调整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并说明对2001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数(假 设不考虑现金流量表)。   3.2001年11月10日,A银行批准B公司的信用贷款(无担保、无抵押)申请。同意 向其贷款3000万元,期限1年,年利率6%。2002年11月10日,B公司的借款(本金和利 息)到期。B公司具有还款能力,但因与A银行之间存在其他经济纠纷,而未按时归还A 银行的贷款。A银行与B公司协商,但没有达成协议。2002年11月20日,A银行向法院 提出诉讼。截至2002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对A银行提出的诉讼进行审理。根据专家 意见,A银行很可能在诉讼中获胜,将来最可能获得包括罚息在内的收入为60万元; 根据专家意见,B公司很可能败诉,预计将要支付的罚息、诉讼费等费用估计为54万 元至57万元之间(含诉讼费3万元)。   要求:(1)对A银行的或有事项是否要确认?是否要披露?如果要确认,如何编制会 计分录,并说明相关账户的金额如何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2)对B公司的或有事项是否要确认?是否要披露?如果要确认,如何编制会计分 录,并说明相关账户的金额如何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本部分参考资科:   1.《商业会计》2002年增刊--《会计职业判断及实务处理指南》   2.《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   3.《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4.《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   5.《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6.《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7.《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   9.《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自测题答案:第五部分 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财务会计 报告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改错题   1.将“调整发现年度期初留存收益以及相关项目”改为“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 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2.将“则应按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改为“则应核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   3.将“当期的留存收益”改为“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4.将“或有资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改为“或有资产很可能导致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   5.将“20”改为“30”。   6.将“其他应付款”改为“预计负债”。   7.将“共同控制”改为“重大影响”。   8.将“视为关联方”改为“不视为关联方”。   9.将“并收取价款”改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10.将“不应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原价”改为“应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 原价”。   11.将“仅限于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改为“不仅限 于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被投资企业,还包括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 资企业”。   12.将“投资活动”改为“筹资活动”。   13.将“调整事项”改为“非调整事项”。   14.将“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改为“现金流量表正表”。   15.将“会计报表附注则不属于企业必须对外提供的资料”改为“会计报表附注 也属于企业必须对外提供的资科”。   三、连线题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或有事项---------------------未决诉讼    会计政策变更-------------------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   2.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5%改按15% ----------会计估计变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双倍余额递减法-----会计政策变更    未按规定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 更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仍计入--会计差错    固定资产的价值   四、选择题   1.C  2.D 3.A、B、C、D  4.A  5.A  6.A、D 7.D  8.A、 B  9.B、C、D  10.A、B、C  11.A、C、D 12.C  13.A、B、C   14.A、B、C、D  15.D   五、简答题   1.(1)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所谓中期财务数据既包 括本中期的财务数据,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数据。   (2)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由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时间一 般比年度财务报告短,有关编报要求相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也有所放宽,因此在 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对重要性进行评估时,中期会计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数 据的计量而言,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3)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保证包括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 成果及其现金流量招关的信息。   (4)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相对于年度会计报表附注而言,可以适当简化。中期会计 报表附注并不要求企业像年度会计报表那样完整的附注信息,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 制可以是选择性的,但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5)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比较会计报表。   企业应当提供如下会计报表:   ①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②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上 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 利润表)。   ③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2.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比较,新制度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及填列 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减了部分项目   为了充分反映企业的短期债权,在新制度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项目;为反映企业预计负债的期末余额,增加了“预 计负债”项目。为减少备抵项目的填列工作量,删除了原表中“坏账准备”和“应收 账款净额”项目;为提高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质量,还删除了“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   (2)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   “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项目,不再以其账面余额填列, 而是以其账面价值填列,即以其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填列。   3.企业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企业依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分别以下 情况处理:   ①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按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②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以便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 处理。   (3)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属于法规、规章要求变 更会计政策,还是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均采用未来适用法进 行会计处理。   4.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 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 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它是资产负债表日的一种客 观存在。   (2)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首先是指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或有事项的结果即使预科会发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或发生的金额具有不确定 性。   (3)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证实。   (4)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因素不能由企业自行控制。   六、业务题   1.(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00000+68000+(15000-10000)+ (24750-34650)-100=463000(元)   (2)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00-100=400(元)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25000+35700-(50000-35000)+(20000 -12500)+(7500-5000)=255700(元)   (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50000+7000+(2500-3000)=56500(元)   (5)支付的各项税费=20000+3230+32500+(1350-2000)+(150-200)= 55030(元)   (6)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00000-50000-7000-1000-100- 2500=39400(元)   或=5000+10000+4000+10000+7500+2900=39400(元)   2.(1)甲债务企业宣告破产的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 证实,这一事项属于调整事项;该企业发生火灾和短期投资市价下跌是在资产负债表 日后发生的,这两项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   (2)对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①补提坏账准备:   应补提的坏账准备=100000-100000×10%=90000(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000   贷:坏账准备  90000   ②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1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   ③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0000×33%)  297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9700   ④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300   ⑤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30    --法定公益金  30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45   ⑥2001年度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相关项目的调整:   调减应收账款100000元;调减坏账准备10000元;调减应交税金29700元;调减盈 余公积9045元;调减未分配利润51255元。   ⑦2001年度利润表本年累积数和利润分配表本年实际数的调整:   调减管理费用90000元;调减所得税29700元;调减提取盈余公积6030元;调减提 取法定公益金3015元;调减未分配利润51255元。   3.(1)A银行的或有事项属于或有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为很可能。因此,A银行这 一事项不应确认,但应披露。   (2)B公司的或有事项符合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的条件,应进行确认,同时也应 披露。   (3)B公司的会计分录:   B公司在2002年12月31日确认的负债=(54+57)÷2=55.5(万元)   借:管理费用  30000    营业外支出--罚息支出  5250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555000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确认的“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在利润表 中,所确认的3万元“管理费用”应与公司发生的其他管理费用合并反映,所确认的 52.5万元“营业外支出”应与公司发生的其他营业外支出合并反映。 (bb200308013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