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投资成本的财务管理与控制
录入时间:2003-10-2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0/2003信息】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项目投资成本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因而加强项目投资成本
管理与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措施,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建项目投资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过程贯穿于项目的规划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
程发包与施工阶段和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一、基建投资项目规划决策阶段
基建项目的规划决策主要是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调研、技术方案和建
设条件的研究、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三大内容。其中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是项目
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分析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是财务管理进行项目投资成本
控制的切入点。
1.作为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的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
和专业评估方法,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有关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判别
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评估方面应加强基建项目筹资风险的评估,应立足于目前企
业的财务结构状况,预计可支配资金状况,合理安排筹资结构、币种、金额及期限,
估算筹资成本和评估筹资偿还计划,并参考有关评价指标,做出正确、客观、可行的
结论,为投资项目的正确决策奠定基础。
二、基建投资项目工程设计阶段
优化设计方案,是控制项目投资成本的源头。
国外一些专家研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总造价的1%左右,但它对工程建
设成本的影响程度高达75%以上。可见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设计方
案优选的目的在于论证拟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上是否先进可行、功能上是否满足需要、
经济上是否合理、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引入竞争机制,采
用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方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更加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控
制建设工程成本、加快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费用。重施工、轻设计的
传统观念必须克服。
该阶段中财务部门应发挥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与控制作用:
1.财务人员必须是初步设计审查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并参与基建项目的初步
设计审查和招标评标工作。主要工作是:①审查项目设计编制的合法性。项目设计中
所采用的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各种定额、指标的选用必须确保其时效
性。②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生产能力、设计标准和原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
否相符。③审查工程量。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是随工程量的增减而变动的,要根据初步
设计图纸、概算定额及工程量计算规划、专业设备材料表、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
表进行严格审查。④审查计费标准。主要审查建筑工程采用的定额、价格、取费标准
的时效性和适用范围,审查设备安装费率或计取标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通过参与以
上工作,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掌握建设项目的规划、安排及总建设费用的概况等情况,
便于日后合理安排建设资金的筹集、规划和使用,还可以从经济角度、财务管理方面
对设计概算提出建议,从而更有利于降低建设项目的资金成本。
2.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经过优化确认后,必须建立和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
建设单位应根据概算指标和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分解落实具体归口责任部门,并
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合同制,进行严格控制,按期考核,奖惩兑现。从而实现对建设项
目投资的动态管理与全过程的监控。
三、工程发包和施工阶段
工程发包和施工阶段,是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工期合理,降低项目投资成本的关
键阶段。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工期合理、节约投资成本,财务管理工作应做到以
下方面:
1.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工程发包和施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照标价合理、工
期短、质量优、信誉好的原则综合比较。在参与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时,
应及时阐述财务部门的意见。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规范合同管理,完善付款
审批制度。财务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熟悉并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应随时对资金拨付情况进行监控,严格按照概算、预算和工程实际进度拨款,对投资
付款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控制资金使用,减少资金使用成本,及时向相关责任管理部
门反馈投资使用情况。项目建设期间,财务部门还要加强对建设单位内部开支项目的
控制,严格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保证建设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
用效益。
2.落实工程监理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
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监理工作制度。为了实现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建设单位首
先对项目投资控制目标进行分解并将控制责任和目标落实到监理。通过监理对每一项
工程进度造价的控制或对每一个具体目标的控制来实现对整个投资项目的控制。
3.加强合同的风险控制与防范。财务人员应为合同管理小组成员,参与各种合
同的审核。财务人员应依据《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
况,对合同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消除合同条款中对建设单位不利及意义
模糊的条款,切实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或供货方的责任,减少合同纠纷和合同风
险。如为规避我国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合同因变更造成投资增加,项目成本严重超预算
的情况,在保证承包商合理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一种新的闭口合同形式。即在中
标单位的报价上加上3%的不可预见费作为合同最终价,合同价格一次性包死。对合
同的内容,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①对材料价格的变化不予
调整;②施工单位不得以施工现场条件不利为由提出调价;③对于非功能性设计变更
引起的费用增加不予补偿。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投资,避免承包商在中标施工后而以
种种理由来要求追加费用。
四、工程竣工决算阶段
实施内部审计控制,严把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最后关口。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独立
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其地位相对独立。开展对项目土建施工、设备投资、建筑安装
工程等决算的二次审核工作,对节约工程投资,控制工程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决算审核工作可利用合同管理台账和设备与材料管理数据库,对照投资项目
概算指标,以财务资料为依据,认真核对审查施工单位预决算书。应重点审核:材料
用量和价格,有无多计、高估现象;劳保支出、施工管理费等二类费用的套用是否符
合相关标准;施工单位有无把设备、材料混淆,提高取费基数,供应材料有无重复结
算现象;抽查相关定额套用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aj20030902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