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难题的解决技巧与例解:售后回购业务的财税处理(上)

录入时间:2003-10-14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4/2003信息】 售后回购是指销货方在售出商品的同时, 与购货方签定合同,规定销货方在一定的期间内,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将其售出的商 品又购买回来的一种交易方式。从这个定义来着,售后回购的主旨是为企业筹集资金, 那么,企业在售出商品、回购商品两个环节是应该按销售和采购进行账务处理呢? 还是按融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呢?   (1)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判定的标准是看该业务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第五条的条件。收入准 则规定,收人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下列4个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 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将售后回购业务对照上述4个条件,明显看出这种业务与收入确认的第二个条件 不符,因此,在会计实践中对售后回购业务一般不应该确认收入,但是如果卖方有回 购选择权,并且回购价是以回购当日的市场价为基础确定,在回购的可能性很小的情 况下,也可在售出商品时确认为收入的实现。   销售回购交易本质上属于融资交易。因此,在销售回购情况下,企业不能确认收 入。   企业应设置“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核算企业在附有购回协议的销售方式下, 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与销售价格以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企业在发出商 品时,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 “库存商品”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项税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库存商品采用 计划成本与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结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价与售价的差异。按 规定应交纳的与销售商品相关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借记“待库存商品差价” 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   如果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应在销售与回购期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计提的利 息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计提利息费用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待 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   企业日后重新购回该项商品时,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借记“物资采 购”、“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 账款”等科目;同时,将与该购回商品有关的“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的余额冲减 或增加购回商品的成本,借记或贷记“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贷记或借记“物资 采购”、“库存商品”等科目。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