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正不同类型的会计差错
录入时间:2003-10-13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3/2003信息】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对会
计事项或经济交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方面出现的错误。无论何种会计差错,
一经发现都应立即更正,不同的会计差错应采用不同的更正方法。下面分类介绍不
同类型的会计差错应该如何进行更正。
一、本期发现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的更正
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有当期调整法和追溯调整法两种。对于本期发现属于本期的
会计差错,无论是重大会计差错,还是非重大会计差错,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只限于
本期,不涉及前期和后期,故应当采用当期调整法更正。若会计差错发现时没有结账,
亦未编制会计报表,可视错账类型,分别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
法等进行更正,然后调整本期相关账户,调整以后,无需另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如果会计差错已经编入本期会计报表,还应根据更正错账的会计分录,调整会计报
表相关项目,调整以后,无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划线更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编制止确而登记账簿时发生过账差错的错账。
具体操作有三步:①用单红线将错账记录全部划掉;②在错账的上方写上正确的记录;
③在更正的旁边签字或盖章,以明确更正人员的责任。
2.红字更正法。适用于由记账凭证编制错误而导致的错账。具体操作有四步:
①用红字编制一张和错误的记账凭证完全一致的记账凭证,以冲销错误的记账凭证;
②用红字将红字记账凭证过入账簿,以冲销错账记录;③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
凭证;④用蓝字将蓝字记账凭证过入账簿。
3.补充登记法,适用于漏账错误及由记账凭证的科目运用正确,但金额错误,
而且错误的金额小于正确的金额而导致的错账。具体操作有三步:①以正确数与错误
数之间的差额或漏记金额编制一张记账凭证;②将这张记账凭证过入账簿。
二、本期发现属于前期的会计差错的更正
1.本期发现属于前期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这类会计差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较小,
对报表使用者的分析和评价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此,会计上可采用简化的方法更
正,视同本期发现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采用当期调整法,具体方法如的所述。但更
正时应注意,影响损益的,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不影响损益的,直接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如发现上年的产品销售收入计
量差错,若金额较小,可直接调整本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更正后不必再调整本年比较
会计报丧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2.本期发现属于前期的重大会计差错。这类会计差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较为严
重,根据重要性原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发现这类会计差错时,不仅要于发现
时调整当期账簿记录,而且要追溯调整比较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以示上年度
会计报表已剔除了该重大会计差错的影响,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此类重大会
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根据其对损益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和
比较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同时调整已进行的利润分配;若不影响损益,可直
接调整发现当期所编制的比较会计报表相关项日的年初数。调整工作结束后,应同时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发现和更正情况及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对
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
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这类会计差错的更正较为复杂,
下面举例说明。
例:2002年12月31日,某公司对存货进行盘点时,由于盘点人员的疏忽,有一批
存放在公共仓库里的存货没有盘点,这批存货的价值为258000元,占当时存货总金额
的10%,公司对该类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该错误直到2003年4月8日,存放仓库通知
该公司交纳存贮费时才被发现。此时,该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已报出。假设公司所
得税税率为33%。
漏报存货金额占存货总金额的10%,因此这是一笔本期发现属于上年度的重大会
计差错。该差错使2002年度的期末存货少计258000元,销货成本多计258000元,利润
总额少计258000元,所得税少计85140元(258000×33%),税后净收益少172860元
(258000 -85140)
(1)更正调整会计分录如下:①转回漏报的存货,借:库存商品258000元;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8000元。②调整应交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5140元;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85140元。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至“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72860元;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72860元。 ④根据以
前年度损益的调整数,调整利润分配的有关记录、补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17286元
和5%的法定公益金8 643元,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5929元;贷:盈余公积
25929元。
(2)根据上述更正调整会计分录,调整2003年度比较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资产负债表(年初数):①调增存货258000元;②调增流动资产合计258000元;③
调增资产合计258000元;④调增未交税金85140元;⑤调增流动负债合计85140元;⑥
调增负债合计85140元;⑦调增盈余公积25929元,其中,调增公益金8643元;⑧调增
未分配利润146931元;⑨调增所有者权益合计172860元;⑩调增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
计258000元。
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上年数):①调减主营业务成本258000元;②调增主营业务
利润258000元;③调增营业利润258000元;④调增利润总额2580006;⑤调增所得税
85140元;⑥调增净利润172860元;⑦调增可供分配的利润172860元;⑧调增提取法
定盈余公积17286元;⑨调增提取公益金8643元;⑩调增年末未分配利润146931元。
(3)2003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应作如下披露:本年度发现2002年度期末存货少
计25800元。此项重大会计差错使2002年年末的资产少计258000元;净利润和留存收
益少计172860元;所得税和负债少计85140元。本年度已对该项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
并调整了本年度比较会汁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的相关栏目。
三、能自动抵销的会计差错的更正
对于能够自动抵销的会计差错,其影响若在抵销前被发现,应予立即更正,转回
其中未被抵销的部分;若发现时,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影响
已全部抵销,则可免于更正。例如,2000年年初有一笔应分三年摊销的资本性支出36
万元,被错误地当作收益性支出处理,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若该差错直到2003年年
底才被发现,其对留存收益的累积影响已自动抵销,不需要再作更正。若该差错在
2001年年底被发现,则只需要转回其中的12万元即可。
四、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更正的会计差错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属于报告年度或报告年度以
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Ae 2003 009 038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