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应收账款管理之一二三

录入时间:2003-09-28

  【中华财税网北京09/28/2003信息】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为争取客户、扩大 市场覆盖率,不少企业都采取了“先货后款”的营销方式,应收账款也就随之产生。 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对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 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加强对应收 账款的账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既可以使企业获得扩大销售的收益, 又能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一、合理制定信用政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对于降低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和防范坏账风险具有重要 作用。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个方面。   1、认真调查赊销对象的资信情况。在查阅其财务报表、银行的客户信用资料和 该客户与其他单位往来的信用资料等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 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判断是否给予客户信用。   2、确立信用标准。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 及坏账成本,从中选择利润最大或信用成本最低的信用标准。并且区别不同信用等级 的客户,给予差别信用条件:将一般性的信用条件授予大部分的客户,尤其是没有与 公司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的客户;对签有长期合同的客户,则提供多个价格和信用条件 的组合信用政策。   3、确定信用额度。恰当的信用额度可以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 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信用额度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 额。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使 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二、积极防范坏账损失   企业为防范债务人无限期地拖欠货款,可采用以下措施:   1、跟踪分析赊购者当前及以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及时了解其现金持有量 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以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催款措施。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比如,要求客户在赊欠期中提供还款担保;与客户签 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规定在结清全部货款后货物所有权才发生转移,以便在必要 时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将应收账款改为应收票据以增强追索权和变现能力,以 尽量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   3、进行信用保险。虽然信用保险仅限于非正常损失,保险公司通常把保险金融 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被保企业承担一部分坏账损失,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可以把 企业所不能预料的重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使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降至最低。   4、及时计提坏账准备。企业遵循稳健性原则,认真执行坏账准备金计提制度, 严格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 亡、逾期末履行偿债义务造成的坏账损失,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   三、全面加强内部控制   风险意识不强、内部控制不严是众多企业背上呆账坏账严重包袱的根本原因。因 此,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解决呆账坏账问题的根本出路。   1、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分别规定业务部门各级人员赊销限额的批准权限,限额 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以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客户管理。单独管理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通过付款 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该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定期计算应收 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 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的实际价值,并相应地调整 信用政策。   3、建立回款责任制。明确销售人员的回款责任,防止其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 而盲目销售,使企业承担资金风险;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 的货款数为依据兑现业绩工资,促使销售人员增强风险意识,尽快催收货款回笼。 (m 2003 009 043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