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绿色会计制度的建议
录入时间:2003-06-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6/30/2003信息】 绿色会计,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
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指主要以价
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便
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它对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对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控制环境污染有着重要作用。今天,面对全球性保护
“绿色”的热潮,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显得尤为迫切。
一、绿色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绿色会计的成本内容
绿色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传统会计核算办法未将环境资源
列入资产核算,对于企业成本只计算人造成本,造成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
染。而绿色会计突出核算企业自然环境成本,在提高企业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时,更注
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1.自然资源消耗成
本;2.环境污染成本;3.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包括对国
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
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
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绿色会计中自然环境核算对象通常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
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等。由于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
可操作性,目前核算对象的主要内容是: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
环境保护支出等;绿色收入包括自然资源收入、环境污染收入、资源环境保护收入
等;绿色会计收益包括资源环境收益、绿色利润等。
(三)绿色会计的计量
绿色会计需计量的环境资源按其来源被分为两个部分--人工环境资源和自然环境
资源。对于人工环境资源,由于较明显地凝结了人类劳动,使其交换价值易于衡量,
可以用制造成本、实际取得成本或现行市价来计量。对于自然资源,虽然在认识、勘
探、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凝结了相应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但它的价值中仍有相当的
部分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也就没有交换价值和价格。但是自然环境资源自身的稀缺
性和有用性,使得在现实中,自然环境资源的使用通常不能是无偿的,它的价值不仅
仅是凝结其上的那一小部分的人类劳动的价值,而是一种与人类有用而形成的现实使
用价值。只是目前尚不能对这种价值通过会计的手段加以准确计量。
二、构建我国绿色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研究。由于绿色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其核算对
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没能突破,使得当前绿色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
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绿色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演化为绿色会计实务操作的
盲点。为此,加强绿色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借助于适当的理论导向,才可望突破实务
操作的主要障碍。在这方面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如果能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绿色会计
方面做些研究,或者成立绿色会计理论及运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将会提高我国的
绿色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绿色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突破实务操作的障碍。
(二)健全法规。绿色会计法规层次模式可采用四层次法规模式:会计法、资源及
环保法、绿色会计基本准则、绿色会计具体业务准则、企业内部绿色会计核算办法。
目前,可由财政部牵头,吸纳环保、会计、税收等各方共同筹划《绿色会计准则》或
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增加相应的绿色会计内容,必要时也可制订绿色会计制度或对
现行行业会计制度补充有关绿色会计核算的内容。这样可在实践上统一规范绿色会计
核算对象及报告形式,增强其实务可操作性与统一性。
(三)重构财务评价指标。创建绿色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应增加绿色财务管理的内
容,其中增设适当的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是其基本内容之一。企业可根据自身的
经营管理特点和财务管理流程,寻找和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
与方法;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也可据实制定相关的绿色财务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按
指标的约束程度,可分为强制件指标和推荐性指标两类,或将绿色财务评价指标区分
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必须指出,绿色会计要揭示企业
对资源环境的责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评企业财务管理的业绩。对企业的
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社会效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其财务评
价所提供的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调控。
(四)加强绿色审计。绿色审计是对绿色会计的再监督。加强绿色审计,有助于绿
色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其审计重点包括:环境保护法合规性审计;企业环境保护
政策和控制程序审计;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关于有害物质的贮存与处置的审计;
环境经济责任的记录与披露的审计。在我国,通常把绿色审计视作国家审计机关开展
的一种专项审计,即国家审计机关依据有关环保法规,以及会计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
的合理性、全面性、合法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评,促使企业加强资源环境保护,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绿色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在实践上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保的
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促进绿色会计
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使我国社会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i2003060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