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交易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后的简易抵消方法
录入时间:2003-06-18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8/2003信息】 关于内部交易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后的合并
抵消方法,理论界虽有不少介绍,但在简化、实用方面仍有不足,特别是在如何确定
应抵消的跌价准备金额问题上。以下谈谈己见。
一、多计提跌价准备金额的简单确认方法
由于内部交易存货中包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虚增了集团内该部分存货的成
本,则以此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相比较而计提的跌价准备就会大于以该部分存货原在卖
方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相比较而计提的跌价准备,即造成多计提跌价准备。因此,在
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多计提的跌价准备予以确认并抵销。
由此认为,由于内部交易存货多计提的跌价准备是由其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
润引起的,反过来看,其多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则不可能超过其包含的未实现的内部
销售利润金额。因此,各期期末多计提的跌价准备应该根据期末内部交易存货中包含
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与其跌价准备余额两者孰低的方法予以确认。这是最为简单的
一种方法。
二、简易抵消方法举例
(一)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并形成存货的抵消处理
首先,将当期销售企业实现的内部销售收入及其相对应的销售成本予以抵消,借:
主营业务收入(当期内部销售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次,将期末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消,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当期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再次,将期末内部交易存货多计提的跌价准备抵消,借:存货跌价准备(当期期
末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管理费用。
例1:某母公司本期首次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00元,销售成本为8000元。假设期
末内部交易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0元,其跌价准备余额为300元。
在编制当期合并报表时,应进行如下抵消处理:
(1)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贷:存货 400
(3)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
贷:管理费用 300
说明:期末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0元,跌价准备
余额为300元,则两者孰低金额,即多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300元。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购进商品的抵消
首先,将上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抵消,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主营业
务成本。
其次,将本期销售企业实现的内部销售收入及其相对应的销售成本予以抵消,借:
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内部销售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
第三,将本期期未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消,借:主营业务成
本,贷:存货(本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第四,将上期期末多计提的跌价准备对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以及本期末多计
提的跌价准备予以抵消,借:存货跌价准备(本期末多计提的跌价准备),借(或货):
管理费用,贷: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末多计提的跌价准备)。
例2:续上例,假如本期母公司再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5000元,经确认期末存货中
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50元,跌价准备余额为500元。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作如下抵消处理:
(1)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00
(2)借: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000
(3)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
贷:存货 450
(4)借:存货跌价准备 45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0
管理费用 150
说明:本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50元,跌价准备余额为500元,
两者孰低金额,即多计提的跌价准备450元。 (at2003020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