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小议应收帐款收购的财务处理

录入时间:2003-03-27

  【中华财税网北京03/27/2003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在 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企业用低于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现金来收购应收账款谋利的行为。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未对此作出具体的账务处理规定,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看法以 供探讨。   (一)   对让售方而言,应收账款让售时,应把收到现金低于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差额作 坏账损失处理,这符合会计上坏账处理的原则--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坏账 损失处理。其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单位。   对于收购方而言,其账务处理应分两步:第一步,先作现金收购应收账款的账务 处理;第二步,再作收回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收购方收购应收账款时应当把实际支 付的现金低于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差额作待转投资收益处理。因为用现金收购应收账 款这种行为属于投资行为,把收购方支付的现金与收购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差额作 冲减坏账损失处理显然不太妥当。但也不能直接作投资收益处理,因为收购方支付的 现金与收购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差额在收购时并没有实现,而且两者差额以后能否 实现还依赖于收购方的应收账款催收政策和催收力度以及欠款单位的偿债能力与信誉 等。故而,收购方收购应收账款时,其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单位;贷: 现金,待转投资收益。   收购方对收购到的应收账款可根据该类应收账款的欠款性质和欠款单位的偿还能 力等确定是否计提坏账准备。若要计提坏账准备,则应把计提的坏账准备作冲减投资 收益处理:借:投资收益--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   (二)   对收购方收回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应区分应收账款收购方与让售方是否为关联方 关系。如果收购方与让售方为非关联方关系,则确认收购的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投资收 益和损失;若收购方与让售方为关联方关系,则只确认收购方收购的应收账款所产生 的投资损失,而不能确认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因为不区分收购方与让售方之间的关系, 一律确认收购方收购应收账款时所产生的投资收益,难免不会出现某些关联企业间, 特别是上市公司关联企业问利用这种账务处理方式来人为调增和粉饰收购方的利润 和业绩。故而不能确认关联收购方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投资收益,而应当作资本公积 (关联方交易差价)处理。   收购方收回收购的应收账款时,先做收款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再按收回来的金额与收购应收账款的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来确认收益或资本公积:借: 待转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收购方与让售方为非关联企业)或资本公积--关联 方交易差价(收购方与让售方为关联企业)。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贷: 投资收益--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后,每次收到收购的应收账款均作以上账务处理。   如果最终收回的金额小于收购的应收账款让售金额,则按“待转投资收益”科目 账面余额和收购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确认投资损失:借:待转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贷:应收账款。同时,冲回未收回的收购应收账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be20030313) (4) 资产减值准备与盈利冲刷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财税网北京03/27/2003信息】 “盈利冲刷”是盈余操纵的一种。它是指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当期盈利低于管理者奖酬计划规定的最低标准),管理者尽可能 选择多计成本费用、少计收益的会计政策、方法程序,从而降低当期报告盈利水平或 扩大报告亏损,以便增加未来期间的报告盈利水平。   财政部在1998年1月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对短期投资、长期 投资、存货和应收账款四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还追加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这些规 定给资产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其与“ 盈利冲刷”相关的方面表现如下:   1.计量属性的选取。企业在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时,必须取得一些数据: 如短期投资市价,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 委托贷款的可收回金额等。这涉及理论界依然存在诸多争论的三种计量属性:“市价 ”、“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如果说短期投资的“市价”还具有一定的可 验证性,“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人为判断了 。估计售价、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费用、未来时期现金流入量以及贴现率的选取都极 具不确定性,这为管理者实现“盈利冲刷”创造了条件。   2.会计方法的选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自行确定其计提坏账准备的 方法,包括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计提短期投资 跌价推备,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 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较大(如占短 期投资的10%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多种会计方 法的选取,为企业根据自己盈利报告的“需要”采取舍提供了可能。   3.稳健性原则的倾向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使本期利润稳健了,但后期利润 的稳健性却受到影响。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但期末存货计价 降低,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这种极具隐蔽性的方法正是 实现“盈利冲刷”的好手段。(be20030313)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