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实用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下):非货币性交易(二)

录入时间:2003-01-09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9/2003信息】 第一百一十四条 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时,无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一项资产同 时换入多项资产,或者同时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以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 均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如果涉及补价,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 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 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应 确认的收益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 本制度所称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 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上述换入的资产如为存货的,按上述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还应减去可抵扣的增 值税进项税额。 [释义]本条对非货币性交易中交易双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标准作出了规 定,同时规定了公允价值的定义。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标准 (一)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之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标准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二)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之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标淮 支付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支付的补价 收到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应确认的收益-收到的补价 其中: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 换入资产为存货的,按上述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还应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 税额。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1)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 产的市价为其公允价值;(2)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 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3)如果该资 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 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是:(1)有价证券,按现行市价确定; (2)非有价证券,应根据同类企业类似证券的市盈率、股利率及其预期增长率等因 素估计确定;(3)存货,按其形态分别确定:产成品和商品,按其售价减去处置费 用和合理利润后的余额确定;在成品,按其产成品的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尚需发生的成 本、处置费用和合理利润后的余额确定;原材料,按其现行重置成本确定;(4)固 定资产,区分不同情况确定: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暂时使用的固 定资产,按具有类似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确定;为 出售而持有的固定资产,按可变现净值确定;(5)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按 评估价值确定;(6)其他股权投资,可按其未来可获取投资收益的折现值确定,或 按评估价值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一般核算程序 1.判断资产交换业务的类型:是货币性交易(即涉及的货币性资产占交易总额 的比例大于25%),还是非货币性交易(即涉及的货币性资产占交易总额的比例小 于或者等于25%)? 2.收到补价的企业计算应确认的收益金额; 3.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4.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例1] 资料: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彩电,换取乙公司的一批库存商品微波 炉,双方均备日后销售。彩电的账面价值为200000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1 0,000元,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微波炉的账面价值为21 5000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10000元,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公 允价值。假设整个交易过程除增值税以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的税费。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分析判断该交易的类型 该项交易不涉及货币性资产,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应按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规 定进行会计核算。 (2)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根据增值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库存商品与库存商品相交换,应视同销售行为, 按计税价格计算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换出商品的销项税额=210000×17%=35700元 换入商品的进项税额=210000×17%=35700元 (3)确定换入微波炉的入账价值 换入微波炉的入账价值=换出彩电的账面价值=2000000元 (4)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微波炉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700 贷:库存商品--彩电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700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分析判断交易业务类型 分析:对于乙公司来说,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其分析同上。 (2)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根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企业库存商品与库存商品相交换,应视同销售行为,按 计税价格计算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换出商品的销项税额=210000×17%=35700元 换入商品的进项税额=210000×17%=35700元 (3)确定换入彩电的入账价值 换入彩电的入账价值=换出微波炉的账面价值=2100000元 (4)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彩电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700 贷:库存商品--微波炉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700 提示说明:非货币性交易仍然是一种公平、公允交易,交易双方以等额公允价值 进行交易;除非涉及补价,不确认交易过程产生的损益。 [例2] 资料: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富康汽车,换入乙公 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奔驰大卡车,双方均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 甲公司富康汽车的账面原值为15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60000元, 公允价值为80000元;乙公司奔驰大卡车的账面原值为130000元,在交换 日的累计折旧为48000元,公允价值为80000元。均未对涉及交易的固定资 产计提减值准备。假设在整个资产交换过程中发生了汽车交易的过户手续费及其他相 关杂费是:甲公司支付了600元,乙公司支付了8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分析判断交易业务类型 分析:甲公司持有富康汽车的目的是为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使用;换入乙公司 的奔驰大卡车,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使用。交易没有涉及补价 (以银行存款支付的是相关税费,而非补价)。因此,属非货币性交易过程产生的损 益。 (2)确定换入奔驰大卡车的入账价值 换入奔驰大卡车的入账净值 =换出富康小汽车的账面净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150000-60000+600 =90600元 换入奔驰大卡车的入账原值 =乙公司奔驰大卡车账面原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130000+600 =130600元 (3)会计分录 ①先将换出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000 累计折旧 60000 贷:固定资产--富康汽车 150000 ②将支付的相关税费600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③再将换入固定资产入账 借:固定资产--奔驰大卡车 130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600 累计折旧 40000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分析判断资产交易业务类型 分析:对于乙公司来说,也是非货币性交易。其分析同上。 (2)确定换入奔驰大卡车的入账价值 换入富康小汽车的入账净值 =换出奔驰大卡车的账面净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130000-48000+800 =82800元 换入富康小汽车的入账原值 =乙公司富康小汽车账面原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150000+800 =150800元 (3)会计分录 ①先将换出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30000 累计折旧 48000 贷:固定资产--奔驰大卡车 82000 ②将支付的相关税费800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③再将换入固定资产入账 借:固定资产--富康小汽车 150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2800 累计折旧 70000 提示说明: (1)固定资产价值在账面上需进行两个方面的记录,一是原值,反映的是该固 定资产的历史成本;二是累计折旧,反映的是该固定资产的磨损与转移到成本费用中 的价值。两者的差额反映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其原值比较,可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成新 率。一般来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其账面净值。 (2)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 算,以确定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原位、净值、累计折旧。其中: 支付补价的企业: 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原值=换出单位账面原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净值=换出资产账而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 价 若换出的也为固定资产,则为: 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净值=换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值-累计折旧)+应支付的 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 换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原值-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净值 收到补价的企业: 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原值=换出单位账面原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应 确认的收益 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净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 价+应确认的收益 若换出的也为固定资产,则为: 换入固定资产入账净值=换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值-累计折旧)+应支付的 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应确认的收益 若换出的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其账面净值还应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3)按本会计制度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无论是否涉及补价,交易完成后, 企业资产总额不应当发生变化,但资产结构发生了改变。除收到补价方外,对企业当 期损益没有直接影响。 [例3] 资料:M公司以拥有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机床一台, 交换N公司拥有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汽车一辆。双方均是为了在以后 正常生产过程中使用。M公司固定资产机床的账面原值为160000元,在交换日 的累计折旧为42000元,公允价值为115000元;N公司固定资产汽车的账 面原值为18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66000元,公允价值为120 000元;M公司支付补价5000元给N公司。均未对涉及交易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 准备。假设在整个交易过程中M公司支付汽车过户费用1000元,N公司支付安装费 12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M公司的会计处理: (1)分析判断交易业务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分析:M公司支付的补价为5000元,占该笔交易总额120000元(换出 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5000/120000=4.2%,低 于25%,因此,这一资产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应当按照非货币性交易原则 进行会计处理。 (2)确定换入汽车的入账价值 换入汽车的入账净值 =换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支付的相关费用+支付的补价 =(160000-42000)+1000+5000 =124000元 换入汽车的入账原值 =换出单位汽车账面原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180000+1000 =181000元 (3)会计分录 ①先将换出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8000 累计折旧 42000 贷:固定资产--机床 160000 ②将支付的补价入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③将支付的相关税费1000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④再将换入汽车入账 借:固定资产--汽车 18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4000 累计折旧 57000 N公司的会计处理: (1)分析判断资产交易业务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分析:N公司收到的补价为5000元,占该笔交易总额120000元(换出 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5000/120000=4.2%,低于25%,因此, 这一资产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应当按照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应确认的收益 应确认的收益=(1-114000/120000)×5000=250元 换出汽车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 =180000-66000 =114000元 (3)确定换入车床的入账价值 换入车床的入账原值 =换出单位账面原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应确认的收益 =160000+1200-5000+250 =156450元 换入车床的入账净值 =(180000-66000)+1200-5000+250 =110450元 换入车床的累计折旧=156450-110450=46000元 (4)会计分录 ①先将换出汽车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4000 累计折旧 66000 贷:固定资产--汽车 180000 ②将换入收到的补价5000元入账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 ③将应确认的收益250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250 ④将支付的相关税费1200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⑤将收到的车床入账 借:固定资产--机床 1564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450 累计折旧 46000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