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级会计实务(二)》辅导(二)
录入时间:2002-11-18
【中华财税网北京11/18/2002信息】 2003年试题展望
一般认为,从出题角度考虑,客观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全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基本方法是否掌握,强调的是对考生基本知识的要求和对全书的覆盖程度。主观题当
中的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对某一单独章节知识或某一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掌握,强
调的是对这部分知识或方法的熟练程度。而综合题则是在前面“基本”和“熟练”。
的基础上要求融会贯通。2003年中级会计实务(二)的大纲和教材没有大的调整,所以
更要求考生掌握“基本”,运用“熟练”,做到融会贯通。
1.已经考过的重点考点必须继续充分关注。这些考点既涉及对新制度、新准则
的掌握,又是当前我国会计实务当中的具体问题、现实问题,例如资产负债表日后的
调整与披露、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关联交易的确认和披露、合并报表的编报等。
2.没有考过的内容分清主次,有些会构成新的重点考点。例如借款费用的资本
化和费用化问题;“租赁”通常不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业务,尽管考试大纲上对此
要求比较充分,构成重点考点的可能性不大;“连续期间合并报表的编报”内容在历
年职称考试中均不作为重点要求。
3.对现行准则、制度要做到熟练掌握。由于2003年教材不做大的调整,所以考
题肯定会在“熟练”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说要把握重点问题,关注细节问题。例
如正常的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日后事项期间发现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的处理、日后
事项期间发现报告年度以前的会计差错的处理。虽然都是差错更正的处理,但各有特
点。
4.对传统的确认计量方法的完善和规范。有许多传统的确认计量的内容,大家
似乎已经很熟练,但是考试中往往容易忽略掉的也是这些问题。例如对于一项固定资
产计价的标准,大家认为是老问题,在“借款费用”一章,恰好对于这一老标准重新
做了明确阐述,即固定资产计价的标准是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全部支出,并且
对“预定可使用状态”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就要求考生不仅会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的
金额、首先是明确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即开始、暂停、停止的条件。
5.关注会计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并与当前经济改革的现实相结合。近年来,会
计改革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迅速推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定义、
确认计量的标准、报告与披露的要求等一系列规定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和做法趋于一致,
努力实现会计确认的标准国际化、会计信息的披露公开化。但是当前在现实经济生活
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问题,说明了标准与现实的差异。因此,结合
会计标准、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资料的考题就应成为主观题历年考试的基本命题思路,
而不是单纯的怪题、偏题、难题。这两年的考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考生要将
重点放在会计核算中大量的现实问题上。例如确认的标准而不仅是科目的使用问题、
会计差错更正问题、在日后事项期间发现了调整事项,特别是发现报告年度及其以前
的会计差错问题、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问题、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产生的影
响问题、关联方关系的判断和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差异问题等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