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录入时间:2002-11-13
【中华财税网北京11/13/2002信息】 摘要:企业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命脉,是企业生存的依据。用现金流量表时要注意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使
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即使企业有盈利能力,但若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也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
经营偿债能力的弱化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因此,现金流量信
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越来越显重要,日益受到企业理财人员的关注。
1 现金净增加额的作用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首先应该观察现金的净增加额。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正常,
投资和筹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现金净增加额越大,企业活力越强。换句话说,如果
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引起的,可以反映出企
业收现能力强,坏帐风险小,其营销能力一般也不错;如果企业的现金净额主要是投
资活动产生的,甚至是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引起的,这可能反
映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衰退,从而处置非流动资产以缓解资金矛盾,但也可能是企业
为了走出不良境地而调整资产结构,还须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作深入分析;如果
企业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筹资活动引起的,这意味着企业将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
利,它未来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必须更大,才能满足偿付的需要,否则,企业就可能
能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也可能是个负数,即现金流量净减少,这
一般是一个不良信息,因为至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企业经营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且数额较大,而企业整体上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它长期资产引起的,或主要是对外投资引起的,这一般是由于
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或扩大生产能力或投资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那么,现金流量净减少
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能力不佳,而是意味着企业未来可能有更大的现金流入。如果企
业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由于偿还债务及利息引起的,这就意味着企业未来用于满足
偿付需要的现金可能将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变小,只要企业营销状况正常,企业不一
定就会走向衰退。当然一个较短时期内过多的现金用于偿债,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周转
困难。
2 对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量的主要用途及其风险性、偿还债
务和支付股利占净现金流量的比重进行分析
(1)计算反映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总额。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越强,财力基础越稳固,
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从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身创造
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的途径取得现金,但企业债务本息的偿还有
赖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2)计算反映企业偿付全部债务能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
量÷债务总额。这个比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每 1元负债由多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
补充,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承担全部债务能力越强。
(3)计算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流动负债。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4)计算反映每股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现金流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
出和支付股力越强。
(5)计算反映支付现金股利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现金股利。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能力越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每股就可以获取许多股利。股利发放与管理当局的股利
政策有关。如果管理当局无意于发放股利,而是青睐于用这些现金流量进行投资,以
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从而提高本企业的股票市价,那么,上述这项比率指标的效
用就不是很大,因此对财务分析只起参考作用。
(6)计算反映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比率。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总额。公式中“资本支出总额”是指企业为维
持或扩大生产能力而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这个比率主要反映企业
用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其值越大,说明企业
发展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该比率也可用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当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于维持或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本支出时,其余部分可
用于偿还债方。
(7)计算反映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比率。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累计数÷经营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累计数。这个比率表明企
业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满足其所需现金开支的程度。一般来讲,该比率的值应大于 1,
这样企业才能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维持简单再生产。它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有
利现金流量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盈利水平高低。其值越大,说明企业
上述各方面的状况越好,反之,则说明企业上述各方面的状况越差。
(8)计算反映净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净收益 +折旧或摊销额)。这个比率表示经营活动的
净现金流量偏离正常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平程度,其标准值应为 1。它说明企业在存货、
应收帐款、负债等管理上的效果。其值大于 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帐款、管理存货等
方面措施得当,产生了有利于企业的现金流量;其值小于 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帐款、
管理等方面措施不力,产生了不利的现金流量。
3 结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运用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
的营销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运用时,不
能孤立地仅凭一张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就事论事,而应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结合起来,
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较全面、正确的评价。例如: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
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分析企业的销售
规模、销售能力、盈利能力、赊销政策的变化等,若能结合损益表中收入、成本及利
润项目的分析,又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帐款项目变化情况的分析,则可获得上述信
息,并可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以前债权的收回,还
是本年现销比例的提高,同时又可考察企业收益质量、坏帐风险等;又如,从现金流
量表中可以得到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却无法了解
企业这些付出是用于更新设备,还是增购资产,若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等项目的分析,则可作出较正确的判断。
4 结语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构成了企业完整的会计报表信息体系,在分析
运用现金流量表时,尤其要注意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