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控制的完善
录入时间:2002-10-21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1/2002信息】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都
实施了预算管理。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究其原因,就是企业在实施预算控制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忽视了“人”
的因素,没有较好地解决预算的“人格化”问题。因而预算控制不可能形成一种责权
利相统一的控制机制,从而影响了预算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我们知道,人是预算工作的主体,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企业预算
工作如果离开了对人的关注,是无法搞好的。所以,企业的预算控制应以“人”为本,
从“人”的问题入手。只有这样,预算控制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所谓预算控制的人
格化,就是在预算控制中要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对人的激励与约束,以增
强他们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人格化的预算控制
模式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编制企业总预算。企业总预算就是从整体上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
经营的各个方面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并予以定量化。它包括目标利润、销售及应收账
款预算、生产及制造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等。这些涉
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是由企业不同部门及其个人分担完成的,这些
部门及其个人是预算的实际执行者,他们最熟悉情况,对于预算编制的水平如何、又
如何去完成,最有发言权。所以,在编制企业预算时,应动员企业的全体员工积极主
动地参与预算编制,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也只有让企业员工参与预算的
制定,才会使他们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及预算期内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才会使他们
更加重视预算、接受预算,并在以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自觉地控制预算。
第二,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预算指标。总预算规划好后,需要对其有关指标
加以分解,然后分配到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具体完成。划分责任单位就是分层次地确
定预算的执行主体,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负责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一个责任单
位就是一个企业内部责权利相结合的较小的组织单位,它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
在各预算执行主体确定好之后,就需要确定其责任预算指标,使各预算执行主体在预
算执行中明确其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一般来说,责任预算指标是通过编制责任预算来
确定的,它为各个责任单位画出了其经济活动的蓝图,确定了各个责任单位的奋斗目
标。但这个目标是否能达到,指标是否能完成,还需要取决于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执
行情况。
第三,责任预算指标的实施与日常控制。在编制了企业总预算,并划分了责任单
位,确定责任预算指标后,接下来得对预算指标进行具体的执行与控制。在预算的具
体执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企业员工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企业预算完成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要予以约束和限制,使实
际情况与预算指标偏离的程度达到最小。
为了能够及时地掌握和控制整个企业预算执行的情况和各个责任单位预算的履行
情况,需要对各责任预算指标进行核算与报告,对预算指标的执行过程实施跟踪控制,
并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评,以便企业管理者和各个责任单位的管理者随时了解预算执
行的进度与情况。为此,应采取定期编报“内部责任报告”的方法。所谓内部责任报
告,就是根据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资料,总括地反映某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责
任预算指标的实际情况及结果的报告文件。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预算数”、“实际
数”和“差异”三栏,其中“差异”对预算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性质和大小可
以反映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以控制经济活动实际状况脱离预算的差异,保证预算
目标的完成。
第四,责任预算指标的考评。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的生命线,没有考核,预算
管理将变得毫无意义。责任预算指标的考评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责任预算指标及核算
报告,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
改进以后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他们共同努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激励机
制中,不仅要考虑对员工精神上的激励,也要考虑物质上的激励,不仅要有近期的激
励,还要有远期的激励。企业考核与奖惩不能流于形式,措施落实要到位。目前很多
企业的这一措施不到位,已成为企业预算执行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比如,考核方带
着“有色眼镜”进行考核;被考核方过多地强调客观原因对活动绩效的影响等等,这
些都会使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地实现。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在整个企业的预算与控制中,我们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的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个人的日常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把各个
方面的业绩与本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消除某一个责任单位或者某一个人的短期行为,
树立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刺激和满足员工的“受人尊敬”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
的需求,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企业预算。
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实施人格化预算控制模式,还必须解决好两个相关的问题:①
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预算管理的环境。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其表现如何
要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个人因素与其所处环境因素的综合效
应。为此,笔者认为,在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时,不仅仅是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编制预算、
实施预算,还要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参与预算、实施预算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环境,
我们才会更好地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执行预算。②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经
济责任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其内容主要包括明确
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责任范围和度行责任的必要权利;按照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对内
部各组织单位进行严格考评;内部各组织单位的经济利益应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它们
的贡献大小相联系;签订必要的内部经济合同等。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
我们建立和实施预算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性保障。(ai200209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