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从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录入时间:2002-10-14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4/2002信息】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 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由于现金流量表是按 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编制的, 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因而现金流量表揭示的现金净流量比利润表揭示的净利润更客 观、更真实,更能说明问题。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收支状 况、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有关报表的使用者越来越重视 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管理者,更应注重挖掘现金流量表蕴含的重 要的财务信息,以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金流量表目前是世界上通行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已逐步取代了财务状况变动 表的位置。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也已要求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 金流量表,并在附表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这对 于揭示一定期间现金流量的生成及其原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利用现金流量表来分析说明某企业的部分财务状况。 一、从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现金流量表是按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块进行编制的。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同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 不同项目间的比较与分析,以揭示各项数据在企业现金流量中的相对意义。通过这方 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量的主要去向,帮助企 业对各类现金流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余额增减变化作出判断,以便抓住重点,采取有效 措施,实现现金的最佳配置和使用。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量结构比率=单项现金流入(出)量/现金流入(出)总量 下面,以某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简表(见下页)为例进行分析: 从企业现金流量的生成来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整个现金流量表分析的 重点,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至关重要。该公司本期的现金流入量为4,242.3万元,现 金流出量为3,781.9万元,现金净流量为460.4万元。在全部现金流入量中,经营 活动所得现金占71%,全部为销售收入,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12%,主要为分得的利 润及收回投资的现金所得;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17%,主要为银行借款。这意味着维 持公司运行、支撑公司发展所需的大部分现金是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企业具有较高 的自我积累能力,财务基础比较稳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也较强;而来源于投 资的股利、利润及利息的现金以及银行借款对公司的运行和发展也起到了辅助性或补 充性的融资作用。在该公司本期现金流出量中,经营活动所付现金占68%。主要为购 买商品及劳务;投资活动所付现金占19%,全部为购置固定资产;筹资活动所付现金 占13%,为分配股利及偿还流动负债。从表中看出该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企业 现金流量的主导地位。从现金流入流出看,可以发现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 比为1.2。说明l元的支出可以换回1.2元的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公司投资活动 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0.7,这是企业挖掘利润的增长点、扩大经营规模、进行设备更 新的结果,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比值大;筹资活动现金流 人流出为比1.4,说明借款大于还款,公司偿还债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支付投资 者利润等现金部分来源于外部筹资,特别是举债筹资,应注意其带来的财务风险。 某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简表 单位:万元: 一、经营活动 流入 流出 净流量 流入 流出 流入 结构 结构 流出比 销售商品、提 供劳务 3,025.5 现金流入小计 3,025.5 71% 购买商品、接 受劳务交付的 1,431.7 现金 支付职工现 金、税费费 1,121.8 现金流出小计 2,553.5 68% 1.2 净额 472.0 二、投资活动 收回投资所收 到的现金 300.0 分得股利或利 润所收到的现 216.8 金 现金流入小计 516.8 12% 购置固定资产 727.4 现金流出小计 727.4 19% 0.7 净额 -210.6 三、筹资活动 借款 700.0 现金流入小计 700.0 17% 分配股利或利 201.0 润等 偿还债务及利 300.0 息 现金流出小计 501.0 13% 1.4 净额 199.0 合计 4,242.3 3,781.9 460.4 100% 100% 3.3 二、从现金流量趋势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比较会计报表是趋势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手段,对于现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 可以选取最近两期或数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进而分析企 业财务状况。具体分析时,可以采用横向比较分析或纵向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纵向比 较分析是将各期会计报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形式,再逐项比较分析各项目所占整体比 重的变化发展趋势。下面,以横向比较分析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横向比较分析是对现金流量表内每个项目的本期与基期的金额进行对比,揭示差 距,观察和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如某公司200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入、流出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流出量的增长幅度要略大于流入量的增长幅度,经 营活动流入量净增加额为81万元,说明经营活动仍能维持现金净流入的增长,企业未 来经营趋势良好,但也应注意分析现金流出量增加的具体原因;2001年度投资活动现 金流出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流入量的增长幅度,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呈负增长,说明企业投资规模有了新的扩张;2001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量 为199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00万元,是由于企业为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增加银行贷 款的原因,对此,应结合已获利息倍数等财务比率做深入分析。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金流入流出的历史比较,把握企业和主营产品的生命周期。 在企业筹建及投产初期和产品的研制开发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往往是流出量大于 流入量,产生不利的现金流量;而在企业形成大批量生产时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往往是有利的,且生产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较大。这是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 三、从财务比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目前,利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财务比率较多,而与现金 流量表相关的财务比率指标却相对较少。其实,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对外公开的重要 报表,与之相关的许多财务比率是可以用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的。这里,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盈利质量 盈利质量分析是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净利润等之间的关系,揭 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盈利质量分析主要包 含以下几个指标: (1)销售净现率 销售净现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 该值反映了在收付实现制下,当期主营业务资金回笼情况。从理论上讲,该值应 等于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着各种赊销政策和方法,使得营业收入中总有一部 分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回笼率越接近1,说明资金回笼越快,应收帐款越少;反之, 则会造成大量资金积压,加大筹资成本和难度,更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坏账损失, 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销售净现率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销售净现 率可能是由于企业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苟刻或企业经营保守所致,这样会限制企 业销售量的扩大,从而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2)净利润现金比率 净利润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关系。我 们知道,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币值不 变为前提确认的,由于受判断和估计的准确度影响,加之通货膨胀和一定会计期间资 本性支出、存货周转速度以及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产生了差异。 在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 流量很低,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企业净收益质量很差,即使 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在分析时,还应结合企业的折 旧政策,分析其对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3)再投资比率 净利润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 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而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 比率越高,说明自给率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就 越强。如果这个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除经营活动提供外, 还包括外部筹借的现金。 2.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它具体表现为企业为了满足业务上的需要调 度资金头寸的能力,而真正能用于企业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 (1)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偿还本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 强。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1:1的比例较为适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运用流动比 率或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弊端很多,如存货积压、呆滞的应收款 等常常掩盖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利用现金比率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可以剔 除上述因素的影响,说服力更强。 (2)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负债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用当年的现金净流量偿付所有债务的能力。由于经营活动是整个 活动的中心,因而它的现金净流量亦是整个现金流量的主要部分,用它来作为全部债 务偿还的基础,更安全、更有效。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越强, 相应的风险越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比率越高超好,因为现金是非盈利资产,比 率越高,其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越高,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未能被很好地利用, 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利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资料,可以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理财活动获取的现金流量 偿还债务能力的大小,与其他类似指标相比,更具有现实性。 3.财务弹性分析 所谓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用经营现金流量与 支付要求进行比较,可衡量企业财务的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指标: (1)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息支出 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到期债务本金及利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 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经营活 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偿付到期的本息,企业必须对外筹资或出售资产才能偿还债务。 (2)现金股利支付率或利润分配率 现金股利支付率或利润分配率=现金股利或利润分配的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 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之间的关系。 比率越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越强。传统的股利支付率为应付股利与净利润 之比(假设不考虑优先股),反映的是支付股利与净利润的关系,而按现金净流量反映 的股利支付率更能体现支付股东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如某公司本期支付投 资者利润40,000元,虽仅占净利润的29%(40,000/136,084),但却是经营现金流 量的4倍(40,000/10,000),也就是说,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不足以支付投资者的 利润,进一步分析可知,该公司本期利润分配所支付的现金主要来源于举债筹资。 (3)综合支付能力 综合支付能力=本期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偿还债 务的 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的各项支出 以上计算结果如大于“0”,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 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 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 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 以上是根据现金流量表,利用比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全面了解 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动状况及其信息,还可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同行业平均水 平或标准比率、本企业历史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财务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 信息,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了解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 以便作出明智决策。(p200209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