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探讨

录入时间:2002-10-0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09/2002信息】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事 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1997年 7月制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试就 该制度在执行中对于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以下探讨。 一、执行制度过程中的问题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是 单位资产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 商誉等。其基本特征是:(1)不具有实物形态;(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事业单位提供 某种权利甚至带来经济利益;(3)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 款”等有关科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将取得的无形资产一次摊销,直 接计入事业支出,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 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事业单位是社会经济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已由国家行政直接管理逐步转化为面向市场自主管理、自谋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的资产也逐步呈现多样化,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含量在单位 的比重逐步提高,意味着原来在单位基本空白的无形资产也将逐步占据一定份额。因 而现有制度规定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也就暴露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不能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按现有制度规定,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核算无形资产时,只是通过 借记、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最终转入“事业支出”,当期“无形资产”账户余额为 零,作为资产组成部分的无形资产也就不能在会计报表中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其 存在。由于会计报表和账户未列示无形资产状况,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就不实行 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单位而言,不利于单位内部对这些元形资产的控制、监督管 理;就国家而言,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例1,事业单位因发展需要向国家、集体新征用土地,以支付土地出让金、补偿 费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单位对征用的土地享有长期利用、经营的权利。例2,事 业单位因业务、管理需要,购置现代化的CAI、CAD等专业软件和OA办公管理软件等, 单位具有长期或较长时间内占有、使用、受益的权利。事业单位在取得以上无形资产 时,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千万元,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如果将取得的这 些无形资产一次摊销,直接计入事业支出,当月的会计报表和次年的会计账簿中无形 资产账户都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存在,这些无形资产就成为事业单位拥有的账外资产。 2.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利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需要。 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入的无形资产,按双方确定的价值,借记“对 外投资”科目,按账面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 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 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取得无 形资产时,已将取得的无形资产一次摊销,直接计入事业支出,无形资产账户余额为 零。那么,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若干年后将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控制 度规定“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账面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就会碰到 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按账面原价”确定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的原价?因为对外投资时 无形资产账户余额为零;二是会出现“无形资产”科目贷方余额的现象。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探讨 为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改变目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的不足,笔者建议: 1.增设“无形资产基金”一级科目。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都是事业单位拥有资产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 否具有实物形态。因此,它们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一致。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取得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除接受捐赠、盘盈情况外,均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始终通 过“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价值。建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取得无形 资产时,不再将取得的无形资产一次摊销,而在无形资产能够给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 利甚至带来经济利益的受益期内,视同固定资产管理并参照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进 行核算,针对事业单位的特点,在净资产类增设“无形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 位因购入、自建无形资产所形成的基金。在单位依法取得无形资产时,借记“事业支 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无形资 产基金”科目。当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或无形资产实质已消失、减值 时,参照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理方法,借记“无形资产基金”科目,贷记“无形资产” 科目。 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仍然按照制度规定执行,即取得无形资产时 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在受益期内,按照事业收入 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将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增设“无形资产购置费”二级科目。 2.“事业支出”增设“无形资产购置费”二级科目。 随着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也将日益增多,事 业单位购建的无形资产价值有可能较大,因此,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增设无形资 产购置费明细项目,核算事业单位购置无形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并在《事业支出明 细表》中予以反映。(an200209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