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如何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录入时间:2002-09-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9/30/2002信息】 一、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学校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 行而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制度、方法、措施和程序。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1.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全面贯彻执行《会计法》的需要。现行《会 计法》中“会计监督”一章在原《会计法》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其目的 是为了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序。会计监督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明确会计人员及相关人 员和部门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建立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也就是建立 符合本系统、本部门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的必要途径。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单位为 了达到某种目的,账外设账,多计成本虚报利润,少列成本虚增利润,随意改变会计 核算方法等故意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人员工作失误所致。这些 都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解决。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舞 弊行为的发生,即使出现违规行为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会计部门、 会计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以及会计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在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实施必要的控制手段,这些控制手段作 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地预防伪造、篡改会计记录和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在 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为了防止对会计数据的蓄意破坏、操作失误和系统意外事故, 内部控制制度更是必不可少。 3.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在内部控制制 度的内容中,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大额采购、担保等经济业 务的控制程序,都是为了确保货币与实物资产的安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防范工程 项目中的决策失误和舞弊行为,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避免或减少在 担保业务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因此科学地设置、认真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单 位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 4.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 的贯彻执行。只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才能确保本单位真正严格按照国家 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属于 强化内部管理的范畴,任何企事业单位,只有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对于重大决策和重要经济事项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机制, 才能做到科学管理,防止舞弊,提高经济效益。 二、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建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控制 方法,才可达到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防范和控制目的。要使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更加科学和合理,应遵守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特别是 《会计法》的要求,不能与之相抵触。 2.实用性原则。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比如考虑高校会计网络 化的发展现状、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校办企业的发展情况等,还要考虑与学 校已经颁布的其他规章制度的衔接。 3.重点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以加强资金管理、保护资产的安全和 完整、强化预算管理控制以及做好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管理为重点。 4.适时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的调 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5.全面性原则。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涉及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 业务和相关部门与相关岗位。从会计工作程序到会计档案的管理,从各项资金的运作 到实物资产的安全保障,从预算控制到对重要经济事项实施过程的控制,以及会计人 员的管理、票据管理、对二级核算单位、相对独立院区和校办企业的控制管理、对会 计电算网络化风险的防范控制等等,所有这些内部控制制度都应涉及。 6.牵制原则。内部牵制是在科学分解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岗位进行合理分工, 依靠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相互控制的制约作用,使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特别是其中的 重要环节,都不能由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单独完成,从而达到相互监督制约、防止工 作失误与发生故意舞弊行为的目的。互不相容的职务应予分离,授权、执行和审查相 分离,货币、账簿和实物管理相分离。 7.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对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 构、岗位、人员职责与权限进行合理划分。各岗位的授权要和其职务相符合,要做到 各业务环节都有负责人,各经济业务的执行均有授权者批准。为了充分调动会计工作 者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履行其职责和权限,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实行必要的奖惩措施。 三、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新形势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全 面规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对校(院)长、书记、部门负责人的资金审批权限,校内 各部门、校办企业财务、独立院区财务和二极核算单位的权责及其与财务处的关系等 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2.预算管理控制制度。要明确预算的范围,并对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 整与监督,以及违反预算管理制度应承担的责任作出规定。 3.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对全校所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的采购管理政策、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及管理权限作出具体规定。在这些制度中,要 注意理顺各部门的关系,明确资产管理体制。对校办企业、独立院区和二级核算单位 与各项资产的控制与使用,要作出专门规定。 4.货币资金控制管理制度。资金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各高校应结合实 际制定可行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对全校可以动用的货币资金、结算资金的管理政策、 使用程序与管理权限作出具体规定,实行全校资金由财务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资 金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对外投资、担保、筹资等重要经济事项各环节的控制要有专门 规定。 5.会计工作程序管理控制制度。主要规定学校内部会计业务处理的程序与方法、 保障会计控制有效性的措施以及各岗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对会计记录的真实性、 会计报表的准确性有影响的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使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做到有章可循,职责分明。 6.学校内部结算制度。主要包括校内资金结算中心开户程序以及资金运作的程 序控制制度。 7.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安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电算化条件下的上机操作制度, 数据备份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会计数据电子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对计算机 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等。 8.独立院区、二级核算单位的管理制度。独立院区和二级核算单位除了执行院 财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外,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并在财 务处备案。 9.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校办企业除了执行上述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和《企业 会计制度》外,还要制定资本金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以及财 务分析和考核制度等。 另外,各高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票据管理制度、学生收费管理制度等规章 制度,使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的体系,以达到控制的目的。(aj200208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