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录入时间:2002-09-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9/30/2002信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国 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传统的财 务管理将接受严峻的挑战,财务管理的重点将逐步发生变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改革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以人为本、以市场配量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高效的经济,是竞争的 经济。这就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适 应入世后的变化和要求。过去,有些单位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形势下企业经营 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片面认为市场占有率上去了,销售量增加了,企业就会取得良 好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无关紧要,财会人员只要算账、记账、报账就行了,而且也 不重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不重视对成本费用的内控管理。甚至不顾国家法律、法规 和制度的约束,以个人意识左右财务人员行为,从根本上忽略了我国入世后全球经济 一体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忽略了企业为适应入世的要求。在加快经营体制和 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这一关键过渡时期,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必须建立一个高效、 科学、严谨的企业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包括产、供、销、 存以及人才资源管理等在内的企业各项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宏观调控与微观控制、 横向管理与纵向延伸)的有机结合。目前,一些单位在现存的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虚、 散、弱”以及有章无序、经济运行质量低等问题,将严重影响企业在新的经济条件下 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注重 财务管理并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以最小 的消耗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才能提高企业的总体运行质量。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体 制的改革,不是削弱财务工作的职能,而是将财务工作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在做好算账、记账、报账的同时,将其工作重点逐步转向规划、组织、控制、评价, 转向收支预算管理以及经济统计等高层次的财务工作。所以,企业要认清形势,转变 观念,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行业体制改革为契机,从动态、规范和长治久安的战 略高度,及时调整和促进财务工作的重点转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 的前提条件,是新时期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 二、突出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延伸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随着市场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突出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将越 来越引起企业的普遍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事实上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是货币资金形式的转 化过程,也是货币资金保值、增值的过程。它体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关系。企业 的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贯穿 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通过价值形态的管理,实现对实物形态的管理,从而取 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内容上看,它还包括成本费用的管理和利润的管理;从管 理环节上看,它包括企业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财务分析、考核、监督等。 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龙头。只有突出财务管 理的核心地位,才能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二)我国已经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 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尽快建立与WT0活动规则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来适应企业的经 济贸易活动。这就使得现行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进 行改革和规范。能否及时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科学的企业财 务管理制度,是摆在每位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面前紧迫而突出的问题。因此,企业必 须增强忧患意识,把财务管理从旧的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及时转移其工作重点,延 伸其管理内容,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以上内容表明,以整顿和规范财务管理为核心,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狠抓规范、狠抓管理、狠抓落实的迫切要求。具体而言, 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的基础 第一,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要对财务人 员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但要做到熟练处理日常的会计事项,还要加强 对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和现代化专业技能的培训,使每个财务人员了 解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对不称职的财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予以调离工作岗位或 辞退,以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 综合素质。 第二,继续搞好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考核工作,加速会计电算化的“甩账”工作 进程。要做好此项工作,就要进一步加大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力度,夯实会计基础规 范工作,同时加大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为全面实行电算化作好充分的准备。 2.及时转移财务工作重点,延伸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核心 首先,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 完善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收支(包括劳动报酬、安全效率等奖惩考核制度在内) 以及与企业财务收支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及实施细则,建立监事会等形式的 领导小组,负责对其制度和细则进行研究,并由其负责报经有关部门备案、监督、实 施;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其制度和细则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对实施过程中的不科学、 不合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部分,负责组织研究和修订新的方案,作为实施财务管理 的标准和依据,由此实现制度和管理创新,以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次,加强财务与业务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涉及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会议 财务部门列席制度,如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参加各级业务例会,使财务人员能够了解行 业和地区的市场状况、市场动向、市场营销方略等,以利于结合本单位的资金结构、 销售结构等有关会计信息数字资料进行研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综合性分 析报告。通过财务参与,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控制、财务考核、 财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实现会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职能和 作用。这是真正体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形成 “全员财务”大氛围 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第三,要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和业务软件中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延伸资金财产使 用和成本费用等项目的控制和管理,例通过价值形态的管理,实现对实物形态的管理, 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内容上看,它还包括成本费用的管理和利润的管理; 从管理环节上看,它包括企业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财务分析、考核、监 督等。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龙头。只有突出 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才能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二)我国已经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 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尽快建立与WT0活动规则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来适应企业的经 济贸易活动。这就使得现行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进 行改革和规范。能否及时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科学的企业财 务管理制度,是摆在每位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面前紧迫而突出的问题。因此,企业必 须增强忧患意识,把财务管理从旧的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及时转移其工作重点,延 伸其管理内容,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以上内容表明,以整顿和规范财务管理为核心,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狠抓规范、狠抓管理、狠抓落实的迫切要求。具体而言, 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的基础 第一,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要对财务人 员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但要做到熟练处理日常的会计事项,还要加强 对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和现代化专业技能的培训,使每个财务人员了 解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对不称职的财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予以调离工作岗位或 辞退,以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 综合素质。 第二,继续搞好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考核工作,加速会计电算化的“甩账”工作 进程。要做好此项工作,就要进一步加大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力度,夯实会计基础规 范工作,同时加大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为全面实行电算化作好充分的准备。 2.及时转移财务工作重点,延伸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核心 首先,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 完善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收支(包括劳动报酬、安全效率等奖惩考核制度在内) 以及与企业财务收支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及实施细则,建立监事会等形式的 领导小组,负责对其制度和细则进行研究,并由其负责报经有关部门备案、监督、实 施;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其制度和细则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对实施过程中的不科学、 不合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部分,负责组织研究和修订新的方案,作为实施财务管理 的标准和依据,由此实现制度和管理创新,以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次,加强财务与业务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涉及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会议 财务部门列席制度,如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参加各级业务例会,使财务人员能够了解行 业和地区的市场状况、市场动向、市场营销方略等,以利于结合本单位的资金结构、 销售结构等有关会计信息数字资料进行研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综合性分 析报告。通过财务参与,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控制、财务考核、 财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实现会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职能和 作用。这是真正体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形成“全员财务”大氛围的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第三,要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和业务软件中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延伸资金财产使 用和成本费用等项目的控制和管理,例如:在采取全额摊销方式下的“低值易耗品” 的核算与管理,其财务处理为:购置时借记“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或“现金”科目,同时,根据购置金额大小,借记“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或 “待摊费用”科目,一次或分期摊销计人成本费用,“低值易耗品”科目形成了过渡 科目,虽然对这部分物品进行辅助管理,但已形成了企业账外资产。为了加强这部分 资产的管理,要建立部门实物负责制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可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实行部 门核算,并在“低值易耗品”一级科目下增设“购置”与“摊销”两个二级科目进行 数量金额核算,年终则根据其科目末级结存数额“结转下年”。这样既可通过“低值 易耗品--购置”账户来反映企业或部门本期和历年在用、在库低值易耗品的全部情况, 又利于对各部门的调剂、控制、管理和正常使用。 第四,推进现金流量的动态研究,建立以现金流量为主体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第五,利用网络信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目标控制。也就是利用网络信息,对 企业的营运资本、应收账款、经营收支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要围绕行业“狠抓管理、 狠抓监督、狠抓作风”这个中心工作,使宏观管理与微观控制相结合,用确定的企业 控制目标来约束企业的财务行为,并通过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考核和完善的奖惩办法 激发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紧迫感、责任感,以提高企业 总体运行质量,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六,建立以经济预算为中心,以网络数字信息为依托,以职能部门为基础,以 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综合分析制度。(aj200208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