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资产交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录入时间:2002-07-01
【中华财税网北京07/01/2002信息】 近日,一些企业财务人员反映对非货币资
产交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不太清楚,以至于经常出错。就这个问题作如下说明,供广
大纳税人和财会人员借鉴。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其账务处理的关键在于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以此决
定是否确定交换损益。依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的规定,全部非货币
性资产可分为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两类。待售资产主要包括商品、短期投资以及不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非待售资产主要包括库存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与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其账
务处理有所不同。
一、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
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最常见的形式是涉及固定资产、存货的交换,以下以
固定资产为例加以说明。存货交换的账各处理与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存货进行账
务处理的同时,对增值税也要加以确认。
(一)无支付补价情况
例1:A、B两公司达成一项固定资产交换协议,A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200000
元,累计折旧80000元。(1)假设A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0000元;(2)假设A方固
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0元。
(1)A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小于账面价值,故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
的账面价值。即200000-80000=120000元。有关的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2)A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故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的
公允价值,即110000元。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 110000
营业外支出 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如果换出的资产是原材料、库存商品,则有关损失计入“存货跌价损失”科目。
(二)支付补价情况
例2:A、B两公司达成一项固定资产交换协议,A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200000
元,累计训在80000元。(1)假定A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40000元,B方固定资产的
公允价值为160000元,A方须向B方支付20000元的补价;(2)假定A方固定资产的公允
价值为100000元,B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00元,A方须向B方支付20000元的补
价;(3)假定A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0000元,B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140000元,
A方须向B方收取20000元的补价;(4)假定A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00元,B方资产
的公允价值为80000元,A方须向B方收取20000元的补价。
(1)A方为支付补价一方,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小于账面价值,故换入资产的
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补价。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 1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银行存款 20000
(2)A方为支付补价一方,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故换入资产的入
账价值应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补价,并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
损失。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银行存款 20000
(3)A方为收取补价一方,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小于账面价值,此时,应确认
交换收益,交换收益=20000-20000×140000÷160000=2500,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应为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补价,再加上交换收益,即200000-80000-20000+2500
=102500。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 102500
银行存款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营业外收入 2500
如果换出的资产是原材料、库存商品,则有关收益计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科
目;如果换出的资产是长期股权投资,有关收益与损失都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4)A方为收取补价一方,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故换入资产的入
账价值应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补价,即100000-20000=80000元。公允价值与账
面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 80000
银行存款 20000
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三)同时换入多项资产
例3:A、B两公司达成一项固定资产交换协议,A方以一台设备换取B方一生产线
(包括Q、W、E三台机器)。(1)假定Q、W、E三台机器的公允价值分别为500000元、
300000元和200000元,A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4000000元,累计折旧为3200000元,公
允价值为1000000元,双方无须支付补价;(2)假定A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改为
2800000元,其他条件同(1);(3)假定Q、W、E三台机器的公允价值分别为400000元、
300000元和100000元,A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4000000元,累计折旧为3200000元,公
允价值为1000000元,A方须收取200000元补价。
(1)同时换入多项资产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不小于账面价值时,应按各项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
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具体分配结果为:Q资产=(500000÷
1000000)×800000=400000元,W资产=(300000÷1000000)×800000=240000元,E
资产=(200000÷1000000)×800000=160000元。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
累计折旧 320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0
借:固定资产--Q 400000
--W 240000
--E 1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0
(2)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小于账面价值,故应将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确定为各自的入账价值,同时,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有关
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
累计折旧 280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0
借:固定资产--Q 500000
--W 300000
--E 200000
营业外支出 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
(3)因A方收取了对方的补价,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不小于账面价值,故应
确认交换收益;其次,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对方支付的补价,再加上确认的收
益,得出换入资产的总入账价值;最后再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全部换入资产
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总入账价值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具
体结果为:交换收益=200000-200000×800000÷1000000=40000元,总入账价值=
(40000003200000)-200000+40000=640000元。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Q资产
=(400000÷800000)×640000=320000元,W资产=(300000÷800000)×640000=
240000元,E资产=(100000÷800000)×640000=80000元。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
累计折旧 320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0
借:固定资产--Q 320000
--W 240000
--E 80000
银行存款 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
营业外收入 40000
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
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相对同类非货币资产的交换较简单,换入资
产的公允价值即为其入账价值。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
存在差额,则将该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4:A公司以一批待售存货换取B公司一台设备,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500元,公
允价值为7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190元,因存货的公允价值
加增值税与设备的公允价值相同,故双方无须支付补价。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其公
允价值8190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7500-7000=500)确认为当期损失。
有关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8190
存货跌价损失 500
贷:产成品 7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190
若上例中设备的公允价值改为8500元,其他条件不变,则A方须向对方支付8500
-7000×(1+17%)=310元的补价。这时上述分录固定资产金额为8500元,贷方增加
“银行存款”金额为310元。(ar200206038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