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对企业所有者权益调整因素实施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录入时间:2002-06-07

【中华财税网北京06/07/2002信息】 一、对所有者权益的调整 按照会计学原理,企业所有者的财产,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数额, 但在实际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数字往往不相等,因为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对 应的数额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全部资产中又包括企业的盘盈、盘亏、毁损和未核销费 用等,其所对应的企业负债中也可能存在挂账收入、坏账以及专项资金等,因而需要 对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进行相应的调整,扣除所有的影响因素,才能达到理 论和实际的相一致。 资产负债表中平衡关系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上述平衡关系中可以进 一步作出如下的调整:一方面调增资产的同时调增所有者权益,调减资产的同时调减 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调增负债的同时调减所有者权益,调减负债的同时调增所有者 权益。进而得出下列公式: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调增资产因素+调减负债因 素-调减资产因素-调增负债因素=调整后的所有者权益。 二、对企业所有者权益调整因素的审计 要确认企业所有者权益调整因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就需要对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有 关因素进行全面审计,主要应从十个方面来进行。 1.未处理的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待处理财产损溢” 科目中的数额,是指企业等待处理的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等。在审计过程中,要 认真审查,逐项分析“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组成内容,重点审查企业盘盈、盘亏 以及毁损的真实性,把属于保险公司或者有赔偿对象的部分从该科目的余额中扣除, 如果该科目为借方余额,则应调减所有者权益;如果该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应调增所 有者权益。 2.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及库存现金的盘盈、盘亏及毁损。审计企业的固定资产、 库存现金以及库存物资通常采用监盘的方法。企业应组织有关人员制订实物盘点方案, 并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实地进行全面盘点,然后由审计人员采取抽查核实的方法。审 计后如果确实发生盘亏或毁损,属于企业应负担的损失,则应调减所有者权益。如果 属于企业的盘盈资产,则应调增所有者权益。 3.未核销费用。企业的未核销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消耗的材 料物资或实际已经支出的费用,但是尚未在有关费用科目中核销的费用。这部分费用 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必须从有关的资产科目中剔除。审计时要重点审查企业的“待 摊费用”科目和“递延资产”科目,这两个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已经支付并等待摊销的 费用、余额是未摊销费用。但在“待摊费用”科目中如果有挂账待抵扣期末库存物资 的进项税,则不能作为未核销费用处理,因为进项税可以在以后的增值税销项税中继 续抵扣,是属于资产性质的费用。另外还应审计往来账项中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费用, “在建工程”科目中是否存在待核销费用等情况。如果上述各种费用存在,则应调减 所有者权益。 4.长期投资。企业的长期投资是获得收益还是造成损失,必须经过详细审计才 能确定。审计方法一是对企业的长期投资进行实地盘点,并将其清单与明细账中有关 账户进行核对;二是根据企业明细账中所列长期投资项目逐项检查,并根据投资单位 向有关单位发函询证。通过以上方法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了解与分析,以证实长期投 资的真实性以及得到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如果长期投资得到收益,则调增所有者权 益;如果发生投资损失,则调减所有者权益。 5.往来账项中的坏账。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审计“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科目的明细账和总 账。明细账和总账要进行核对。分析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账龄,编制账龄分析表, 有选择地选取企业的重要客户或金额较小的汇总列示,然后将账龄分析表分别与资产 负债表中的应收、应付款项相核对,进而分析往来账项的可收回性。另外还要采用发 函询证的方法,向往来账项单位发函调查,分析坏账产生的原因,确认坏账损失的数 额,以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于提取坏账准备金的企业,发 生坏账损失和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相抵消后,如果坏账损失数大于提取数,则将大于部 分调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如果坏账损失数小于提取数,则将小于部分作调增企业的 所有者权益处理。二是对于不提取坏账准备金的企业,如审计出企业的坏账损失,要 直接调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如果企业发生债权的坏账损失,则应调减所有者权益; 如果企业发生债务的坏账损失,则调增所有者权益。 6.库存物资的盈亏。企业的库存物资是以成本计价的,库存物资的成本价与市 场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差异就形成了企业潜在的盈亏,属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 结果的一部分。在计算企业经营者在任职期初和任职期满后的潜在盈亏时,应当以经 营者任职期初或任职期末当月的会计报表记录的实际累计平均售价,计算出库存产品 的预计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和应交纳的税费之后,就可以计算出库存产品潜在的盈亏。 在调整处理时,如果是潜盈,作调增所有者权益处理;如果是潜亏,则作调减所有者 权益处理。 7.挂账收入。某些企业为了隐藏收入,逃避应纳税金,经常将实质性的收入长 期挂往来账项。因而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检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 通过审查有关资料把挂账收入找出来,按实质性收入分别进行处理。没有交纳应交税 费的要扣除税费;属于应盈利的作调增所有者权益处理;属于经营者任职前国家专项 拨款的余额,也要作调增所有者权益处理;属于经营者任职期间国家所拨专款的余额, 不应作调整,也不能作为保值增值的成果。 8.应付福利费。企业的应付福利费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 职工的福利性支出和医药费支出。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审计应付福利费是否存在超支问 题,也就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付福利费”科目出现借方余额,这部分借方余额实 际是企业的潜在亏损,在审计时要经过认真分析和检查后,确认属于潜亏的部分,作 调减所有者权益处理。 9.预提费用。企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采用预提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 相应汇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记入“预提费用”科目的贷方, 实际发生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时从该科目支出。预提费用余额技校责发生制原则应该 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调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对“预提费用”的期末余额应作 相应的调整,贷方余额作调增所有者权益处理;借方余额作调减所有者权益处理。对 于企业的大修理工程费用在其他科目中核算的,待大修理工程完工后才冲减预提费用 的,期末“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应该先抵扣大修理工程支出后,然后再作调整所有 者权益处理。 10.其他调整因素。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影响企业经营者经营成果的其他因素, 并且数额较大又必须进行调整的,也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调整,增加或者减少所有者权 益。(aj20020303312)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