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录入时间:2002-02-26

  【中华财税网北京2/26/2002信息】 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所占的比 重较大,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试从存贷计价 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这一角度,讨论如何确定存货计价方法。   一、选择存贷计价方法的标准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和同质的存货实际取 得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方面。在通常情况下, 外购或自制的存货与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转是不一致的,因此产生了存货成本在库存与 销售之间的分配问题。为了恰当反映存货流转,在确定存贷计价的方法时,要坚持以 下标准:①以历史成本为基础;②坚持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 值;③坚持谨慎性原则,保证企业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 使风险收益最大化。同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存 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决策。   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存货主要用于对外销售,构成销售成本。同时,还有可能自用,构成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等,但是所占比重很小。存货计价方法造成存货价值的差异对经营成果的影 响主要通过销售成本发生作用。   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 本之间。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不易被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但采用这两 种方法会使当期销售利润大于与当期实际进货成本配比得到的销售利润。计算得到的 销售成本既不能与当期销售利润配比,又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损害了前后 两个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个别计价法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工作繁重,成本较高,对大多数存货品种来说都不 实用。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 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下,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货成本。因此,在通货 膨胀条件下,销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润虚计。   后进先出法假设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发出的存货按最后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 销售成本较接近当前的市价。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销售利润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 价低,但是,当期销售收入能与当期销售成本相配比,能够反映出当期经营者的经营 绩效。   三、后进先出法是当前我国存贷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尽管后进先出法有其不足,但在目前我国国情下,仍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首先,通货膨胀的经济大环境为后进先出法的采用创造了客观条件。尽管为了削 弱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但是,这一方法在我国 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次,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差别和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 的考核方法使国有企业倾向于采用有利于提高当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方法。近年来,国 有企业普遍不景气与存贷计价方法的选择不无关系。再次,后进先出法不仅能够谨慎 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避免企业利润的过度分配,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的长远利益, 还能够客观地反映当期销售成本,与当期销售收入配比,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