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讲解:租赁——售后租回交易的账务处理
录入时间:2001-10-17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7/2001信息】 一、什么是售后租回交易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
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租回,习惯称之为“回租”。在售
后租回方式下,卖主同时是承租人,买主同时是出租人。通过售后租回交易,资产的
原所有者(即承租人)在保留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将固定资
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在出售时可取得全部价款的现金,而租金则是分期支付的,从而
获得了所需的资金;而资产的新所有者(即出租人)通过售后租回交易,找了一个风
险小、回报有保障的投资机会。90年代以来,售后租回交易在我国也得到了充分的
发展,大部分租赁公司尤其是中外合资租赁公司最近几年的业务以售后租回为主。
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关联的,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的,
是一并计算的,因此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是同一笔业务。因此出售资产的损益应
分期摊销,而不应确认为出售当期的损益。如果将售后租回损益一次确认为出售当期
的损益,则可能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例如,如果采用高售价高租金的租
赁安排,这种租赁安排对于买主(即出租人)不存在不利影响,但是对于卖主(即承
租人)来讲,在出售资产时虽然有巨额销售收入,但这是以未来各期支付高额租金为
代价的。反之,如果采用低售价低租金的租赁安排,这种租赁安排对于买主(即出租
人)也不存在不利影响,但是对于卖主(即承租人)来讲,虽然此后各期支付的租金
较低,但是在出售时会产生巨额亏损。因此,为了真实、合理地反映承租人的经营业
绩,并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售后租回交易所产生的任何损益均应在以后各
受益期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因此,不应将售后租回损益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
予以递延,分摊计入各期损益(不论是收益还是损失)。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账务处理
对于售后租回交易,无论是承租人还是出租人,均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售
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对于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无论是融
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什么区别。而
对于承租人来讲,由于其既是资产的承租人同时又是资产的出售者,因此,售后租回
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因此,会计准则对售后租回交易的规定实
际上是从承租人(即卖主)的角度做出的。
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应根据其所形成的租赁类型而定,可按融资租赁和经营
租赁分别进行账务处理。
(一)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
如果售后租回交易满足了会计准则规定的5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或数条,则应将
该项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这种交易实质上转移了买主(即出租人)所保留的与该项
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出租人提供资金给承租人并以该项资产
作为担保,因此,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售价高于资产账面价值还
是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在会计上均未实现,其实质是,售价高于资产账面价值实际上
在出售时高估了资产的价值,而售价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实际上在出售时低估了资产的
价值,因此,卖主(即承租人)应将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售价高
于资产账面价值还是售价低于资产账面价值)予以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
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其账务处理为:
1.出售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主营业务成本”等
科目,贷记“固定资产”、“产成品”等科目。
2.收到出售资产的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借记或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
科目。
(二)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账务处理
如果售后租回交易没有满足会计准则规定的5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则应将该项
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与形成融资租赁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会计处理相一致,为
使承租人各期损益均衡,卖主(即承租人)应将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无
论是售价高于资产账面价值还是低于资产账面价值)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租
金支付比例分摊。也就是说,对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采用了与形成融资租赁的售后租
回交易同样的会计处理原则,而没有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将售价低于资产账面价
值的差额立即确认为损失。其账务处理为:
1.出售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主营业务成本”等
科目,贷记“固定资产”、“产成品”等科目。
2.收到出售资产的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借记或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
科目。
(三)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分摊的账务处理
1.在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应设置“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
科目,以单独核算在售后租回交易中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售价高
于资产账面价值还是低于资产账面价值)。
在融资租赁下,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分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应作为当
期折旧费用的调整项目。这是因为租赁双方可能会通过故意提高或压低各期租金产生
销售损益,从而造成资产虚增或虚减,各期折旧费用虚增或虚减,为使各期损益均衡,
分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应调整折旧费用。按折旧进度进行分摊是指在对该项租赁
资产计提折旧时,按与该项资产计提折旧所采用的折旧率相同的比例对未实现售后租
回损益进行分摊。其账务处理为:
各期根据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时,借记或贷记“递
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科目,贷记或借记“制造费用--折旧费”、
“营业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折旧费”等科目。
2.在经营租赁下,承租人应设置“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
科目,以单独核算在售后租回交易中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售价高
于资产账面价值还是低于资产账面价值)。
在经营租赁下,在租赁期内按租金支付比例分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应作为当
期租金费用的调整项目;按租金支付比例进行分摊是指在确认当期该项租赁资产的租
金费用时,按与确认当期该项资产租金费用所采用的支付比例相同的比例对未实现售
后租回损益进行分摊。其账务处理为:
各期根据该项租赁资产的租金支付比例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时,借记或贷记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科目,贷记或借记“制造费用--租
赁费”、“营业费用--租赁费”、“管理费用--租赁费”等科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