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中所含进项税额的处理
录入时间:2001-10-16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6/2001信息】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规定了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两种情况。第一,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为当期损
益: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生产中已不再需要,且已无使
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第二,当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
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值;企业因产品
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值又低于其
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发生了变
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同时,《制度》也相应给出了会计处理的方法,但对其中所含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如何
处理的问题,《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现行税收法规中也没有较为确切的解释。
二、对“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所合进项税额应予转出的几点分析
对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中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从购进该存货或生产该存货
所耗用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中转出,计入当期费用。其理由是: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规定,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
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
《细则》)第二十一条又明确了非正常损失的概念,即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
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并列举了三种情况。《制度》中规定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九
种情况,有的是和《细则》规定的非正常损失所列举的情况相同的,如存货的霉烂变
质等。其他情况虽不能对号入座,但也属于《细则》中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正常损
耗以外的损失。所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应当将其所含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当期损
益。
其次,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正常,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出现,那么
企业就应按照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就其商品的增值部分缴纳增值税。而企业如果因
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时,假如不将其所担负的进项税额转
出,国家就要承担该部分税款,明显违背了增值税的税负公平原则。
第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企业
经营管理者在投资决策、企业管理或市场预测等方面的失误,或者说是由于经营不善
造成的,与国家无关,因此这部分进项税额不应由国家来承担。
第四,由于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将存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为当期损益,而
这种行为又不需要税务部门的批准,若不将其所含进项税额转出,假如有的企业将其
用于赠送他人,或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等因素购进的货物或者生产的产成品,作
为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容易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第五,虽然《制度》规定“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
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由企业参照该存货市
场价格决定的,这就存在企业在参照市场价值时就高或就低的问题,若不将其所含进
项税额转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舞弊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企业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必须将其所含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转出。
三、对“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下面举例说明“存货跌价准备”中所含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为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
1、直接购进的存货(如原材料、商品、包装物等)的处理
例:甲企业2000年1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1000
0元,增值税税款1700元,货款已付。同年10月该原材料已无转让价值。
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11700
贷:原材料 1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
2.经过生产的存货(如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处理
例:乙企业2000年1月生产A产品一批,共耗费原材料10000元,电费
5000元,人工费5000元,购进原材料和电费有增值税专用发票。2000年
10月,该产品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22550
贷:库存商品 2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550
注:该笔分录中进项税额转出2550元,是由所耗费原材料所含进项税 170
0元(10000×17%)和电费所含进项税 850元(5000×17%)组成。
(二)计提跌价准备时的会计处理
1.直接购进存货的处理方式
丙企业2000年1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10000元,
增值税税款1700元,货款已付。同年10月,该原材料市价下跌到5000元,
且在可预见未来无回升的可能。
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8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0
注:该笔分录中进项税额转出850元,是由原材料所含进项税额同比例降低计
算得来,即1700×5000/10000=850元。
2.经过生产的存货的处理方式
丁企业2000年1月生产A产品一批,共耗费原材料10000元,电费500
元,人工费5000元,购进原材料和电费有增值税专用发票。2000年10月该
产品因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下跌10000元。
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1275
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75
注:该笔分录中进项税额转出1275元,是由所耗费原材料所含进项税 170
0元 (1000×17%)和电费所含进项税850元(5000×17%)同比降
低计算得来,即 (170+850)×5000/10000=1275元。
在“存货跌价准备”转出进项税额的处理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冲减经
过生产的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的进项税额时,应按照该产品的成本计算单,
冲减生产该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和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