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
录入时间:2001-08-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1/2001信息】 同从事任何技术工作一样,从事会计工作
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规范》对此提出了三方面要求。
(一)持有会计证
《规范》第十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
员。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从事会计工作应持有会计证,这是
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造。这一制度自创始以来历经数年,已经成熟并在实际工
作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持证者才能上岗,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用
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
同时,对已经持证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工作权利。而
对希望从事会计工作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为他们确立了努力的方向。
为了规范会计证管理,1990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1996年又对
规定作了全面修订。根据规定,取得会计证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遵守国家财经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
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具备上述条件的,经考试或考核合格,按属地原则由所在
地财政部门发给会计证。对会计证实行注册登记和年检考核制度。
(二)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人员
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会计工作不但专业技术性很强,而且政策性、法制性也很强,还
需要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与这些基本要求相距较大,不但害单位、害领导,也会毁
了会计人员自己。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的法制经济,各个
单位都应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这个前提下,一个单位的效率、效益怎样,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单位的主观努力,也就是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内的单位内各
个部门和人员的努力以及在单位领导的统筹下形成的合力。显然,对会计人员提出的
这些基本要求是十分必要的。至于如何考核和确认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从目前来说,主要通过设置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技术资格考试来进行。这方面的主要
情况如下:
1.会计专业职务种类。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分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
根据1986年4月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
例》的规定: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会
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为初级职务;各级国家机
关对会计专业职务实行任命制,各事业单位对会计专业职务一般实行聘任制。
2.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基本条件。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担
任会计员的基本条件是:初步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熟悉并能认真执行有关会计
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能担任一个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大学专科或中等专业学校毕
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担任助理会计师的基本条件是:掌握一般
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
计法规、制度;能担负一个方面或某个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取得硕士学位或取
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具备履行助理会计师职责的能力,或者大学本
科毕业后在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员职务
两年以上,或者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担任会计员职务4年以上。担任会计师的基本条
件是:较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有关的财
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担负一个单
位或管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某个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取得博士学位并
具有履行会计师职责的能力,或者取得硕士学位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两年左右,或
者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2~3年,或者大学本
科或专科毕业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4年以上。担任高级会计师的基本条件是:较系
统地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
作经验,能担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取得博士学位
并担任会计师职务2~3年,或者取得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
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5年以上。
3.会计专业职务的基本职责。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会计员
的基本职责是:负责具体审核和办理财务收支,编制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
会计报表和办理其他会计事项。助理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一般的财务会计
制度、规定、办法,解释、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中的一般规定,分析、检查某一
方面或某些项目的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比较
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办法,解释、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中的重要问题,
分析、检查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培养初级会计人才。高级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
负责草拟和解释、解答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或在全国施行的财务会计法规、
制度、办法,组织和指导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
培养中级以上会计人才。
4.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这是一种通过考试确认担任会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
的制度。1992年3月财政部、人事部制定发布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对考试的种类、科目设置、报
考要求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规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不再进
行相应会计专业职务的评审工作;资格考试分为会计员、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助理
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分为甲、乙两种,甲种考试为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应具备的专
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考试,参加甲种考试必须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取得相应乙种考试合
格证书;乙种考试为财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考试,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会计人员
必须取得规定档次的乙种考试合格证书后方能报考相应档次的甲种考试。从1992年开
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三)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
《规范》第十四条还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
训。”这是因为,受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规模的限制,目前会计人员中具备规定学历的
比例还不高,要使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是重要
途径之一。此外,即使是具备了规定的学历的,也还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有适应法律
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技术上的新的要求的问题,这主要要通过在职培训来解决。
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大多是认识到这一点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支
持。对此,《规范》第十四条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
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这是对会计人
员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与各单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