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分析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录入时间:2001-07-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3/2001信息】 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最关心企业的偿债能
力与支付能力,决定了商业银行比股权投资人更倚重于现金流量的信息。因此,对信
贷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所含信息的充分挖掘与科学运用,将大大提高信贷分析的决策相
关性,有助于科学决策与管理,有利于防范与控制信贷风险。利用现金流量分析可以
得到信贷以下几方面的财务信息:
一、从现金流量的构成分析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及信贷风险
企业的现金流量来源于或分布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三个方面。三个
方面净现金流出或流人不同方向及比重的组合,反映不同的财务信息,也对应于商业
银行不同程度的信贷风险。具体有以下几种组合可能: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生命周期或其他原因
信贷风险程度
负 负 正 企业靠融资进行初始投资,生产销售能力尚未形成,处于初创期。未来
财务状况决定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及经营能力。 风险较大,除非项目或行业前景非
常看好,否则尽量勿介入
正 负 正 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扩张时期,生产销售能力强,经营活动货币回笼,
大量追加投资,筹集外部资金作补充。 风险小,贷款的本息有增长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入为保证。积极介入
负 负 负 企业扩张过度,预测失误,投资效果差,难以筹到资金,现金将无以为
继。若收缩规模,经过调整,较有可能渡过难关 风险较大,尽量不介入。风险预警,
对已贷企业可适当支持其渡过难关
正 正 负 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经营和投资活动良性盾环,进入债务偿还期,融
资需求小,资信度好。 风险小,可介入
正 负 负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偿还债务,用经营现金继续投资,融资需求小,偿
债能力强。 风险小,可介入
正 正 正 企业经营及投资收益好,仍筹资以用于较好的投资机会。 风险大,不
介入。
负 正 正 企业经营效果不佳,投资本金回收弥补现金不足,仍需借债才能维持经
营,财务状况正恶化。 风险大,不介入
负 正 正 企业的市场萎缩,处于衰退期,为偿还债务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
金不足面临破产,难以挽回。 风险极大,不介入。对已贷企业,考虑资产保全措施。
以上只是根据现金流量各组成部分的方向所作的一般分析,在实际中,还应根据
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经营特点及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全面考察评价才能
对其信贷风险作出准确判断。
二、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能满足投资需要,分析企业对外部融资
(借债)的依赖程度,及现金管理水平、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指标为:现金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增加存货、
发放现金股利之和。该比率若大于、等于1,表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现金足以满
足投资所需,一般没有外部融资尤其是向外借债的需求。若企业向银行提出借款申请,
说明其有很好的投资机会。该企业整体的筹资弹性大,财务风险小,信用等级高,商
业银行应根据对其具有投资项目的收益及风险分析来决定贷款发放与否。若该比率小
于1,则该企业需外部融资才能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一般在该比率大于0.6的情况下,
若企业又处于成长期,说明其现金管理与利用投资机会能力较强,信贷风险较小,商
业银行可对其进行信贷支持。
三、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对信贷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流动性进行分析
由于现金是企业还本付息的直接工具,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对商业银行来说出
其它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对信贷决策起更为直接、
安全、实用的参考作用。该类指标有:(1)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
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在不同行业对该指标有不同的要求,一
般应大于2。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应尤其重视对该指标的衡量。(2)现金流量对
总负债比率=现金净流量+总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用每年的现金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
能力。该指标动态地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商业银行对企业的长期贷款分析中
应关注此指标。
四、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对信贷企业的现金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具体指标有:(1)销售现金比率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额。该指标反映了企
业的产品销售政策及收帐政策的严宽程度及管理水平,比率高一般为好。(2)资产现金
回收率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产生现金(而非会计上的
收益)的能力,与企业的其他盈利能力指标相结合,更直接地反映了企业盈利对长期支
付能力、偿债能力的长远保证。(3)每股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
通在外普通股数。该指标在短期内比每股盈余指标更能显示出企业在短期内的资本性
支出能力。
五、用现金净流量与会计收益的对比指标分析信贷企业的现金收益质量
指标为: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会计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该指标
反映企业来源于经营活动的会计收益中有多少实现为当期现金,可以衡量企业往来类
帐目规模、变化频度及对现金经营效益的影响,有助于商业银行分析信贷企业经营现
金流量不足的原因及其中隐含的风险。
六、用现金循环周转天数分析信贷企业的现金管理效率及资产流动性
信贷企业的现金循环平均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应付款项周转天
数。对商业银行来说,信贷企业的现金周转天数短,则表明该企业管理层对现金流量
管理重视,对下游企业采取较严的商业信用与应收款管理政策,对上游企业也有较好
的商业信用意识,从信用度及资产管理水平的角度衡量来看,有利于商业银行对其信
贷债权的保全。
以上的指标分析中,只有对信贷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用的是“现金净流量”,因
为企业的任何一种现金来源都可用于偿还债务,而其它衡量信贷企业外部筹资依赖度、
盈利能力、收益质量、现金管理效率的指标用的都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因为
对一个处于健康常态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是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也是
企业主体业务,是反映其各方面管理效率与竞争能力,从而衡量其信贷风险的主要因
素。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根据信贷企业的行为属性、业务特点、所处生命周
期,及针对特定性质或具体项目的贷款所需掌握的具体信息,用不同种类现金流量与
各种资产负债表项目、损益表项目的多种组合,得到有针对性的财务比率;并可结合
与同行业企业现金流量的比较分析,及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现金流量指标的趋势分析,
从多角度掌握与信贷决策高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提高对信贷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效
率,有利于对信贷决策作出更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持。
现金流量分析作为财务分析体系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机构投资决策中发
挥日益强大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尤其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由于社会信用评级
机构与体系的缺乏,对信贷企业的风险分析与评价主要靠内部信贷人员完成,一套完
善、全面、实用的财务分析体系尤显重要,而缺少现金流量分析的观念与知识,是难
以完成其职责的。除信贷决策之外,在后续的信贷资产管理中,现金流量分析也起到
很强的风险预警作用。新的以s级分类为核心的信贷资产管理办法及人民银行的《信贷
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都要求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管理中对贷款有早期预警能力,现金
流量分析在其中的作用也更为凸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