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原则和方法

录入时间:2001-07-17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7/2001信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企业财富 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资产开始大量出现,并有取代有形资产在企业盈利能力中占主导 地位的趋势。经济由于技术创新而得以发展,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而得以生存,这已成 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技术进步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企业增加 了相应的风险。技术资产会计的目标就在于满足用户合理评价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经 营风险的需要。就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原则和方法作以下探讨。 一、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原则   l、未来经济利益原则。传统会计对资产的计量是基于过去交易的发生,但对于 技术资产而言,并非所有技术的形成都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发生。因此,对技术资产 的计量通常只能根据它所提供的未来经济利益来衡量。具体而言,当企业拥有或控制 了某项技术,该技术可能使企业的未来现金流人得以增加。这也为收益现值法的采用 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基础。   2、贡献原则。按经济学边际收益的原理,衡量各生产要素的价值大小,可依据 其对总收益的贡献大小来确定。由于技术资产往往是与有形资产共同作用产生效益的, 因此,技术资产的价值一般以该技术资产对总收益所做的贡献为依据来确定。   3、价值突贬原则。对于工业时代的有形资产,其价值贬损通常以其物理磨损程 度来体现,除不可预见的意外损失外,一般不受或很少受技术进步或无形损耗所带来 的价值突贬的影响。但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独立形式的技术资产,由于其技术构成的 比重较高或完全是技术的成分,因此,其大部分价值通常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而发生价 值突贬。而且,这类影响通常还很难在事前合理预见,也很难合理地反映读类资产中 所包含的未来利益和经营风险。   4、效益递增原则。对于传统有形资产的使用,其价值只会随其物理磨损程度而 减少,因此,传统会计对所有资产的计量通常都会根据效益递减的原则对使用资产的 价值进行折旧或摊销。但技术资产的价值有时并不会因为使用而下降。相反,在一定 条件下,它反而会因为使用而发生价值逆转。如企业商誉、商标、品牌、企业形象等 等,都具有效益递增的特点,这些资产往往使用越多,增值越快;使用越少,贬值越 多。如人力资产的价值来自于一个人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其人力资产的价值显然会因 为使用而增值,而不是贬值。当发现第二个适合你的职位时,第一个职位上的经验便 成为其获取第二个职位的重要筹码,筹码越多,人力资产价值也就越大。又如商标的 创立过程几乎没有成本或成本很少,当商标被创立之后,其价值便开始由市场来确认。 如果它所代表的产品或系列产品不断地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那么, 商标的价值也就不断地增值。相反,也有可能一文不值。 二、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方法   根据上述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原则,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方法主要是收益现值法。 收益现值法是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将被计量的技术资产在剩余年限内的预期收益, 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为评估基准的现值,作为确定被评估技术资产的价值的一种评估 方法。   式中:PV为收益现值,亦称为净现值,即技术资产评估值;B·为第t年(期)技术资 产的预期收益。为折现率;为技术资产的未来经营年(期)限。   企业占有技术资产是为了获得期望收益。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未来各年(期) 的收益应该折算成现值,再求和得到技术资产评估基准的价格。收益现值法使用的前 提是:第一,技术资产能投入使用或能够继续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且该收益必须能 用货币衡量。第二,买主在购买某项技术资产时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该项技术资产未 来预期收益折合的现值。 现评析收益现值法在运用中的几个问题。   1、收益的界定和预测。收益是指一项技术资产在营运过程中所带来的净收入。 关于收益额的构成,目前有几种观点:①企业利润总额;②企业所得税后利润;③企业 所得税后利润与折旧之和扣除再投资;④用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计算的净现金流量。 在此,哪一种观点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虑国际上通常 采用现金流量计算,所以某项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额就是其各年(期)的净现金流量, 明确收益边界对收益现值法是极为重要的。   技术资产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未来收益,对未来收益预测的准确性,是决定技 术资产评估的关键。预测各年的收益,应用现代预测手段,尽量做到科学、切合实际。 由于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收益预测的时间越长,准确性越差。预测收益时,如 果没有历史数据,可以把被评估技术资产视为一种特殊产品,通过了解该产品的市场 份额、竞争情况、成本、价格和市场策略,选取一个可比产品,从而间接预测其收益 情况。   2、折现率与资本化率。折现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收益与相关投资的比率。 折现率本质上是投资报酬率。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正常报酬率,二是风险报酬率。 把冒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的超过安全报酬额的那部分额外利润称为风险报酬,而将风 险报酬占投资总额的百分率称为风险报酬率。它是由现实资本金市场存在的平均风险 报酬率及投资项目自身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折现率有时还要考虑通货膨胀因 素,由通货膨胀造成的贬值,也应在折现率中体现。同时,折现率的确定必须和收益 计算相对应。   资本化率是指回收投资的速度。资本化率是年收益额与收益现值的比值,一般以 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作为资本化率。资本化率与折现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折现率用 于整盘或一系列有限时间的收益的变现,而资本化率则应用于永续性收益的变现。但 二者都是反映投人资本回收状况的指标。当预测的各年收益相等,而计算期为无限时, 可用资本化率作为折现率。   3、剩余经济寿命的确定。决定技术资产价值的是技术资产的经济寿命,经济寿 命是指技术资产能为它的控制主体带来额外收益的持续时间。技术资产的有效期间即 自然寿命通常要远远超过它的经济寿命,所以技术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主要依据其为 持有者带来额外收益的时间长短而定。确定技术资产剩余经济寿命可用下列方法:第 一,法定(合同)年限法。即根据法定(合同)寿命的剩余年限,确定剩余经济寿命。 第二,更新周期法。以技术资产的更新周期确定其剩余经济寿命。部分专利权、版权 和专有技术比较适用此方法。技术资产的更新周期有两大参照:一是产品更新周期, 二是技术更新周期。第三,剩余寿命预测法。它是直接评估技术资产的尚可使用的经 济年限。这种方法根据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可替代性、技术进步和更新的趋势作出 综合性预测。   4、技术资产的边际贡献率。由于技术资产是与有形资产发生作用而产生效益的, 在技术资产的评估中衡量技术资产的价值,一般以该技术资产对创造产品总收益所做 的贡献为依据,即:技术资产价值=总收益现值x边际贡献率,确定出包括技术资产在 内的资产收益现值中的边际贡献率即收益分成率即可。 确定技术资产的收益分成率,常用方法有两种:   第一,边际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技术资产所带来的超额收益现值与收益总额现 值的比率作为收益分成率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技术资产收益分成率各年超额 收益现值+各年总收益现值。   第二,约当投资分成法。即通过转让方在总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测算技术资产收益 分成率。其计算公式为:技术资产收益分成率=技术资产约当投资额+(技术资产约当 投资额+受让方约当投资额其中,某项技术资产约当投资额=技术资产重置成本净值 x(l+转让方适用成本利润率受让方约当投资额=受让方投人总资产重置成本净值x(l+ 受让方适用成本利润率)转让方适用的成本利润率既可按转让技术资产重置成本与企 业超额利润总额计算,也可按社会同类技术资产平均利润率计算。受让方适用的成本 利润率按受让方现实水平计算。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