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六大问题
录入时间:2001-07-16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6/2001信息】 一、企业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企业寻求外部支援、特别是资金支持时的基础环节,是融通资金的必
要程序。高新技术企业在价值评估方面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别,如果将企业分为创
立、发展、壮大三个阶段,其区别就能鲜明地体现出来。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阶段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
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其次,其成长阶段表现为将成型的理念或者
可以创造价值的技术开发成可供应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并满足产品市场推广和扩大生
产规模的需要。最后,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后,为了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往往会
收购其他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以不断获得新技术增强科技开发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新技术企业创立时,需要的是对创
业家提供的技术或创业家的能力进行评估;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评估的对象是产
品未来的获利能力;而在其壮大期,则是对其投资的未来收益进行评估。因此对其评
估的中心是潜在的技术、产品开发能力,运营能力以及风险,有时也会是企业的综合
实力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评估,才能为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融资双方提供企业
价值确认的依据,而这样的价值评估带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特色,与一般企业大相径庭。
从价值评估的构成内容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特点也很鲜明,即高新技术企
业在各生产要素中智力投人多,在资产构成中无形资产比重大。但是,相对于我国现
行财务、会计的记录方式,这样的价值无法可靠计量,难以入账。其结果必然是,高
新技术企业的实际价值或者是其内在价值会远远高于其账面资产价值,其真正价值是
会计报表无法反映的创业家的智慧与经验、企业拥有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潜在
盈利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计量难度大的人力资源,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
可行性、市场前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传统
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能否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近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遇
到的问题可以看到,投资者需要较为确切的获利数据,而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却对此
无能为力。这样的事实迫切要求我们在企业价值评估上进行创新,深入研究在高新技
术企业的价值评估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应着力
于无形资产方面,其着眼点应在于技术可行性和人力资源的未来价值,着眼于先进技
术在未来的发展及其创业者的智慧和运作能力。因此,如何在这方面取得成就,扫除
障碍,应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资金融通渠道
过去,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政府科技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
如今,政府拨款能力有限,银行信贷又不能承受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而企业较小
的有形资产额也无法满足抵押的要求;加之高新技术企业本身不能满足主板市场较高
的上市要求,无法直接通过现有的证券市场融资。这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融通的
资金主要是从银行获得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由于发展资金的短缺,已经极大地限制
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看,风险投资业的兴起对其成功起到了保证和促
进作用。但是,风险投资主要是在企业的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前期发挥作用,对已
经具备条件、迫切需要大量资金的成熟型企业却无力再予支持。面对这种情况,许多
国家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了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的二极市场,为高新技术企
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筹资渠道,同时亦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有效的退出途径。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自1985年以来,已有20多个省、市先后组建了一批科技投资公
司,加之民间资本和国外风险资本的积极参与,风险投资业在我国已呈快速发展的态
势;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加紧二
板市场的组建工作。
面对我国刚刚兴起的风险投资业、正在建立之中的二板市场,无论是风险投资从
业者、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均有必要深入了解与高
新技术企业相关的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运作机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风
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也就必然成为我国会计工作者须研究的新问
题。
三、员工激励与成本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智能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其发展需要员工智力的不断
创新。首先,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只有不断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才能
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其次,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在提
供产品和服务时,必须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变化,而这需要很高的技术性。
还需指出,创新不同于普通生产,没有标准可供参照,很多情况下不具重复性,同样
的工作不同的人去做,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去做,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有
时其差异甚至会很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拥有一支科研队伍,并进行大量的科
技开发投入。只有在有限的资金投入范围内,使智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其效能,高新技
术企业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智能型人才的突出作用,适应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标准
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已不适用。这无疑会加大管理的难度,以致企业无力对成本费
用实施有效的控制。面对这种情况,虽然有的企业打破了传统的事业部管理体制,采
用项目管理制,也有的企业使原本的刚性管理有了更大的变通性,但都未取得理想的
效果。迫切需要我们探讨智能型员工行为的可控性和非标准化产品的柔性化管理,以
及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控制体系。
一般认为,将工资制度与员工持股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激励员工的创造积极性,进而因人制宜地构建项目责任考核,乃至系列产品的绩效考
核,是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当前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即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构成、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员工持股方案、因人而异的项目
预算方案等进行研究,寻求员工激励机制和成本控制制度的创新,以使高新技术企业
攻克管理方面的难关。
四、产品定价策略
任何一种产品都会有其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相对于普通产品,高新
技术产品还有其前期投入高,更新换代快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都要求高新技术企业
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并在短时间内收回前期投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策略非常
重要,而市场策略的关键又在于产品定价策略。
从高新技术产品的价值构成看,其最大的特征是附加值高。这是因为,高新技术
产品的生产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相对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通常需要大量
的先期投入,其价值补偿具有特殊性。对高新技术商品的消费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其
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后者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具有超额价
值。就此而论,高新技术产品应能获得超额利润,即以高附加值的方式回报创造者。
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定价上,往往没有类似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参照,同时,企业
可能对产品的市场前景尚不明了。这样,如何在产品推广阶段试探性定价,以迅速占
领市场;如何在处于垄断地位时定价,赚取垄断利润;如何在市场有竞争的情况下进
行修正定价,以巩固市场地位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由于高新技
术产品的成本费用难以准确计算,其社会运用效果难以确切估计,加之超额利润只能
建立于社会可承受的基础上,因此,一般产品传统的市场定价方式,即成本费用加预
期利润,在高新技术企业已不适用;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我们在深入了解高新技术产品
生命周期、价值构成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
定价策略。
五、特殊风险管理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除了要面对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外,还面临着科
技开发风险和人才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开发风险与其前期的高投入相关。众所周知,新技术的开发
成功率并不很高,一旦开发失败,或者研制的产品不被市场接受,前期投入将无法收
回,这样就会使原有的投入变得毫无意义,致使企业丧失竞争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风险已日趋明显,需要高新技术企业予以极大的关注。这是
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人才的依赖性极强,而科技人才又有着市场竞争激烈、流
动性大的外部环境,如若关键人才流失,常会使企业遭受沉重打击。
我们认为,对科技开发风险的防范应当是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这要
求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产品开发工作伊始参与可行性论证,
制定详细的预算和风险控制方案;在开发过程中,根据预算对开发项目实施成本控制,
并配合企业的发展决策,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实施企业的融资战略;在企业生产经
营过程中,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加强会计系统的风险预警功能。
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对企业人才风险的防范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这就要求财务、
会计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动参与企业工资和员工持股方案的研究,制定适用于
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考核计划和指标体系。从企业的收入构成、利润构成等方面,通
过分析、计算,对每一位关键人才的经营贡献有所了解,以掌握关键人才在企业中的
地位,为企业领导人的准确决策提供依据。
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制定相应的财务控
制指标体系从而增强企业事前、事中的控制力度,是财务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责任。
但是,怎样使这样的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尚未见到各方面的介绍和探讨。因此,进
行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当前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
六、特殊会计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其新的特征,在一些会计处理上必然也会有特殊的要求。因此,
我们结合文前所述的诸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我们认为应当进一步探讨的特殊会计
政策问题。
1、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企业设备的更新
换代,许多国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运营初期通常没有利润,甚至没有多少收入,并且为了享
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初期并不愿意采用加速折旧法(当
然其中不乏有的企业希望能够较早产生利润),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如何选择折旧政
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科技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在产品投产时
已经发生了大量的科技开发费用。因此,在成本费用中,科技开发费用占很大比重,
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成本却很低。由于科技开发的成果极不确定,所以,如何合
理归集和分配科技开发费用,就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认真处理的重要问题。
3、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是高智力、无形化的投入,无形资
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大。在现有的会计体制下,由于企业拥有的一些无形资产不能
记入资产负债表,或者虽可记入,但只是其获得成本,无法反映其真正价值。这样,
在会计上就存在如何确定、计量和披露无形资产,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问题。
4、会计信息披露。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高,不确定因素多。为了保护投资者
的利益,应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力度,在二板市场推出后,这方面的工作会尤为重要。
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不确定性的特征,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不足以表现企业的真实价
值,会削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那么,怎样才能使高新技术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适用
而准确,又必然会引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探讨与高新技术企业有关的上述财务与会计问题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价值管理方面寻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在此
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谈了我们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