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评估
录入时间:2001-04-05
【中华财税网北京04/05/2001信息】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时由于采用赊销方式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商品和劳务的赊销,
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减少存货,另一方面又会因形成应收账款而增加经营风险。因
此,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制订适当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尽可能降低应收账
款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效益。
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制订和评估中应注意以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一、应收账款成本的构成内容及确认。
应收账款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应收账款而付出的代价,其内容包括:
1.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的资金由于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不能用于其他投资时所丧
失的潜在收益,如当投资于有价证券时可能获得的利息收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大
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有关。
其数量可按下列步骤计算:
(1)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日历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期
(2)计算应收账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
(3)计算维护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4)计算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
上式中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计算。
2.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是应收账款成本的重
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以
及其他费用。
3.坏账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因某些原因无法收回而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
失,一般同应收账款数量成正比。
二、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构成内容。
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
1.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
损失率表示。如果企业制订的信用标准过高,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标准而
被拒之门外,其结果尽管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但也
会影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相反,如果企业采取较低的信用
标准,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应收账
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的增加。
2.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
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现方式如“2/10,N/45”,意思是:若客
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
全部款项必须在45日内付清。在此,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
扣率。
(1)信用期限
是指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一般而言,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扩大销售,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机会成本增加;
二是导致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应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
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
(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延长信用期限会增加应收账款占用的时间和金额。许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
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往往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
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所谓折扣
期限是指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所谓现金折扣是指在顾客提前付
款时所给予的价格优惠。如上例中(2/10,N/45)表示赊销期限为45天,若客户在10天
内付款,则可享受2%的折扣。现金折扣实际上是产品售价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
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应着重考虑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
的成本。
3、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
策略与措施,在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第一,客户是否会
拖欠或拒付账款,程度如何;第二,怎样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第三,一旦
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信,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主要靠信用调查
和严格信用审批制度。第三个问题则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政策,采取有效的收账
措施予以解决。
三、信用期限的评估。
信用期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延长信用期限所增加的边际收入必须大于增加的边
际成本,这时延长信用期限才是有利的。
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18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
为60%,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2%。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
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方案: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
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C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
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百分比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表1。
根据以上资料,可计算评估指标,见表2。
根据表2的资料可知,在这三种方案中,B方案(n/60)的获利最大,它比A方案
(n/30)增加收益17.84万元(671.04—653.2);比C方案(n/90)增加收益5.92万元
(671.04—665.12)。因此,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以B方案为最佳。
四、现金折扣期限的评估。
企业究竟应当核定多长的现金折扣期限,以及给予客户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优惠,
必须将信用期限及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结合起来考察。同延
长信用期限一样,采取现金折扣方式在有利于刺激销售的同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
本代价,即给予现金折扣造成的损失。
因此,现金折扣期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如果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大于应收
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的增加数与现金折扣成本之和,企业就可以采取
现金折扣或进一步改进当前的折扣方针;如果加速收款的机会收益不能大于应收账款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的增加数与现金折扣成本之和的话,有关优惠条件便
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仍按上例资料,如果企业选择了B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将赊销
条件改为“2/10,1/20,n/60”(D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
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降为2%,收账费用降为3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有关指标可计算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期:=60%×10+15%×20+25%×60=24(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360/24=15(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980/15=132(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120.96×60%=72.576(万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72.576×12%=8.71(万元)
坏账损失=1980×2%=39.6(万元)
现金折扣=1980×(2%×60%+1%×15%)=26.73(万元)
根据以上计算资料可编制表3。
计算结果表明,实行现金折扣以后,企业的收益增加15.92088万元(686.96-
671.04),因此,企业最终应选择D方案(2/10,1/20,N/60)作为最佳方案。
第五、收账政策的评估。企业对拖欠应收账款进行催收,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即收账费用,如收款所花的邮电通讯费、派专人收款的差旅费和不得已时的法律诉讼
费等。如果企业的收款政策过宽,将会导致拖欠款项的客户增多并且拖延款项的时间
延长,从而增加应收账款的投资和坏账损失,但却会减少收账费用;而收账政策过严,
又将导致拖欠款项的客户减少及拖延款项的时间缩短,从而减少应收账款的投资和坏
账损失,但却会增加收账费用。因此,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权衡利弊得失,掌
握好宽严界限。
因此,收账政策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在增加的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及应收账
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
假设某企业应收账款原有的收账政策和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如表4。
假设资金利润率为12%,根据表4中的资料,两种方案的收账总成本可计算如表5。
从表5可以看出,由于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虽然收账费用增加了4万元,但却加
速了资金周转、减少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8.32万元),从而使总收益增
加了4.32万元。可见,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是有利的。
总之,应收账款管理政策评估的基本原则是:该政策实施所得必须大于所费(或
所失)。
表;信用条件备选方案表(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