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处理“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
录入时间:2000-04-27
【中华财税网北京04/27/2000信息】 计算与会计处理题:某股份有限公司
有A、B、C、D四种存货,按其性质不同分为甲(A、B)、乙(C、D)两
大类。1993年末,A、B、C、D的历史成本分别为2500元、3000
元、5000元、7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000元、3400元、5
500元、6800元。
要求:(1)分别用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
成本。
(2)若该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存货跌价损失,假设1994年末,存货A
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600元;1995年末,存货A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
400元;1996年末,存货A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3000元。请计算各年
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答案:(1)单项比较法:
A、B、C、D四种存货的期末成本分别为2000元、3000元、50
00元、6800元。
四种存货合计成本=2000+3000+5000+6800=1680
0元。
分类比较法:
甲类存货的历史成本=2500+3000=5500(元);
甲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2000+3400=5400(元);
因此,甲类存货的期末成本为5400元。
乙类存货的历史成本=5000+7000=12000(元);
乙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5500+6800=12300(元);
因此,乙类存货的期末成本为12000元。
四种存货的合计成本=5400+12000=17400(元)。
总额比较法:
四种存货的历史成本总额=2500+3000+5000+7000=1
7500(元);
四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总额=2000+3400+5500+6800=
17700(元);
因此,四种存货的期末成本为17500元。
(2)1993年末应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2500-2000=500(元)
借:存货跌价损失 500
1994年末应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2500-1600-500=400(元)
借:存货跌价损失 4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0
1995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为:
2500-2400-900=-8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800
贷:存货跌价损失
800
1996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恢复,但应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
准备只以已入账的减少数为限:
500+400-800=1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存货跌价损失
100
点评:企业期末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时,对期末存货
按照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在采用备抵法核算存货跌价损失
时,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
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得到恢复,应相应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可变现净
值进一步恢复超过其历史成本价值时,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以以前已入账
的减少数为限。 (a20000426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