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适用会计方法会有何“不当”

录入时间:2000-04-14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4/2000信息】 诚成文化(600681)日前公告称其 1999年资产置换所形成的5600多万元利润,因适用的会计方法不当而不能确认。 这里“适用的会计方法”到底怎样?又为何“不当”?公司为此将会如何调整 1999年度财务报表、利润分配预案以及配股预案?都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为此,记者专程听取了几位业内人士的看法。   有注册会计师认为,诚成文化此次财务报表调整的关键,有可能在于其换入、 换出两项资产的评估价值是否为公允价值。如果不是,公司将理应调整其偏离公允 价值部分。   同时,这位注册会计师也承认,尽管1999年8月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非 货币性交易》按规定于今年1月1日起才正式施行,但也不乏追溯采用这一准则的可 能。如果依据该准则判断诚成文化去年的资产置换行为,则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公司 换入、换出资产的性质,从而决定该交换是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是属不同 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种判断将对公司帐务处理产生不同的结果。   他说,如果将诚成文化换出的“长印文化娱乐公司”股权视为长期股权投资, 即非待售资产,而换入的《传世藏书》,因拟将其部分用于投资新华音像租赁发行 有限公司中33%的股权,从而认定“股权换股权”应属一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即《传世藏书》以854万元入账,并且不产生投资收益。   但是,如果将《传世藏书》视为“企业为出售而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即待 售资产,那么与换出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长印文化娱乐公司”股权,两者间交 换将属一种不同类货币性资产交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规定,“应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 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如果确认评估后的6528万元确为《 传世藏书》的公允价值,则其与“长印文化娱乐公司”股权账面价值854万元的差 额,将成为当期收益。   该注册会计师同时表示,公司换入、换出资产的性质究竟怎样,将受公司主观 经营意愿的影响,其实很难明确界定。   也有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货币性交易应是互惠性转让,即双方评估后资产进行 的一种等价交换,其差价应采用“补价”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某种损益。而 某些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应属“非互惠性”交易,这种情况下关联方给进的一块 资产其实相当于“捐赠”,因此其高于换出资产价值部分,应当计入资本公积,而非 体现在收益上。   他们还同时强调的是,各公司资产处理过程都有一本“明细帐”,在完整看到 这些材料前,谁都难下最终结论,因此,一切还要等身处其中的方方面面来“说说清 楚”。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