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税收递延的会计处理方法

录入时间:2000-04-12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2/2000信息】 税收递延,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 少利息支出),减轻税收负担(如规避高边际税率)。能对递延纳税产生重要影 响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存货计价法。   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为例,假设红光公司在第一年度1月2日购进价值10 0万元的机器,使用年限4年,没有残值。这家公司申报所得税时采用年数总和 折旧法,而财务会计采用直线法。又假定这家公司每年盈利80万元,(未列支 折旧和所得税前收益)。分别计算税前会计所得和计税所得的结果如附表:(单 位:元)   记载缴纳33%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摘要)如下:   第一年度   所得税 550000×33%=181500   应付所得税 400000×33%=13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9500   第二年度   所得税 550000×33%=181500   应付所得税500000×33%=16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00   第三年度   所得税 550000×33%=181500   应付所得税 600000×33%=198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00   第四年度   所得税 550000×33%=181500   应付所得税700000×33%= 231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9500   头两年公司的税前会计所得大于计税所得,出现6.6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 债,递延所得税负债记在贷方。后两年情况相反,递延所得税负债得到冲销,递 延所得税负债记在借方。四年会计所得的合计数额完全等于计税所得的合计数。   税收递延的计算程序是:   (1).按会计所得计算出当期的所得税金;   (2).按应税所得计算出当期的应付所得税金;   (3).(1)与(2)的差额便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当“递延所得税负债” 出现贷方余额时,称为“顺时间性差异”;出现借方余额时称为“逆时间性差异”;   (4)当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余额在以后年度逐步得到全部冲销。 纳税人得到的递延税收利益一般等于延期缴纳的税款乘市场利率。在通货膨胀的 情况下,税收利益还可以通过币值下降的指数进行换算。   通过存货计价法递延纳税,即利用材料市场价格变动的差异通过有利的成本 计算法达到递延纳税。如在存货价格紧缩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使前期耗用存货 的成本增大,而所得额减小,从而延缓纳税。   在存货价格膨胀时,宜采用后进先出法。因企业储存的原材料,后进的必然 价格高,采用后进先出法产品的前期成本就高,相对利润就低,可达到延缓纳税 的效果。当然采取何种会计处理方法?在一定时期内是确定的,但在不违反税法 的情况下,纳税人还是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趋势预测中寻找到可利用之处。                            (a200004121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