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纳税辅导 > 正文

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弥补亏损的业务探讨

录入时间:2011-11-08

 又是初冬,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也进入倒计时。今年以来,又有若干企业所得税法配套政策出台,需要纳税人及时去学习和把握。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企业所得税法》才是所有企业所得税政策之至尊宝典。因此,笔者试对弥补亏损的相关业务进行探讨。

  弥补亏损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内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对亏损进行了具体定义,那么查增的所得额如何弥补亏损?股权转让损失的亏损如何弥补?汇总、合并纳税企业的亏损如何弥补?以下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一、税法关于弥补亏损的规定和缘起

  假设A公司2001年——2005年每年盈利1000万元,则按照33%合计缴纳了3300万元企业所得税,而20062010年每年亏损1000万元,5年合计亏损5000万元,终于破产。在企业所得税上,A公司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前五年盈利缴纳了33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而后五年的亏损却得不到弥补,假设企业所得税“一生只有一次”,在2011年注销的时候算总账,则该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最合理的企业所得税,应该是“一生一次”。

  但是如果这样,政府就要饿死了,且会导致大量不经营的“百年老店”,导致税款根本无法收回,因此必须假设企业“持续经营”,采取“会计分期”,按照年度来纳税。但是一点儿都不考虑企业各年度的盈亏状况,显然也是不合理的。世界各国对企业所得税亏损均有弥补制度,其具体方式又分为亏损向后弥补和向前弥补,有的国家规定先向前弥补,再向后弥补。例如,美国规定,先向前弥补3年,给予退税,如果仍然无法弥补,再向后弥补15年。日本规定,向前弥补1年,向后弥补5年。英国则规定,向后弥补无限期。而我国采取了相对较为谨慎的政策,规定企业年度亏损只能向后连续弥补,弥补期限为5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二、弥补亏损的具体情形及实际操作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条款给出了中国税制弥补亏损的基本制度,在实践中,纳税人应注意以下事项的处理。

  (一)稽查查增弥补当年亏损变迁

  假设A公司2XX1年纳税申报表申报亏损1000万元,2XX2年税务机关经过检查发现该企业2XX1年隐瞒收入500万元,税务机关应当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呢?

  1、调减亏损,并按查增税额作为罚款基数

  根据内资企业政策《关于企业虚报亏损如何处理的通知》(国税发[1996]162号)、《关于企业虚报亏损补税罚款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6]653号)、《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外商投资企业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虚报亏损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02号)文件均规定,税务机关应当:

  (1)调减2XX1年亏损500万元,由于调减亏损后仍然有亏损,因此不需要补税,自然也不需要加滞纳金。

  (2)按照500万元作为罚款的基础,对该企业处以500×33%=165(万元)的罚款。(50%以上5倍以下,这里以1倍为例)

  常见误区:税务稽查不管是否有亏损,直接要求按照不合规发票或者隐瞒的收入乘以税率直接补税。

  以上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假设该企业没有亏损,纳税申报时已经给国家税款造成了损失,按照50%5倍罚款处理,而由于有亏损原因尚未给国家造成损失也按照50%5倍罚款处理,显然不符合法律中“过罚相当”的原则。

  2、《征管法》改变理念,引入“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概念

  《征管法》2001年修订后,其第六十三条将偷税定义为只有符合“四种手段,一种后果”的才是偷税,如果只有偷税手段,没有形成少缴税款的后果,则属于《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依据这一理念,内资企业的《关于企业虚报亏损适用税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190号),外资企业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虚报亏损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4]296号),分别对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则以上案例的结果调整为:

  (1)调减2XX1年亏损500万,由于调减亏损后仍然有亏损,因此不需要补税,自然也不需要加滞纳金。

  (2)按照《征管法》六十四条,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5万元以下罚款,因此应给予该企业5万元以下罚款,而不是165万元的罚款。

  (二)查增的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问题

  例如,A公司2XX1年纳税申报表申报亏损1000万元,2XX2年纳税申报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税务机关经过检查发现该企业2XX2年隐瞒收入500万元,税务机关应当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呢?

  1、国税发[2006]56号文:查补应税所得额不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第四条第(五)款规定:查补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并入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中,按税法规定计算应补税额,但不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得作为计算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的基数。因此,应作如下处理:

  (1)补税:500×33%=165(万元)。

  (2)罚款:500×33%=165(万元),假设按照1倍罚款计算。

  2、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20号公告:查增的所得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0号公告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

  该公告虽然自2010121生效,但是又同时规定以前年度(包括2008年以前)没有处理的事项,也按本规定执行。

  因此,以上案例应该作如下处理:

  (1)调减2XX1年亏损500万元,由于调减亏损后仍然有亏损,因此不需要补税,自然也不需要加滞纳金。

  (2)按照《征管法》六十四条,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5万元以下罚款,因此应给予该企业5万元以下罚款,而不是165万元的罚款。

  可见,20号公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税款问题,而且还有巨额罚款的减除,对于企业而言属于重大利好消息。当然,在20号公告之前一些地方税务机关也是按照此原则来处理的,毕竟政策不明确,20号公告意义重大。

  (三)同时有偷税与非偷税事项的稽查处理

  例如,A公司2010年纳税申报表申报亏损1000万元,稽查局检查2010年纳税情况时,发现该企业隐瞒收入1000万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不合规普通发票列支期间费用1000万元。由于企业隐瞒收入属于偷税手段,而善意取得不合规发票列支费用不属于偷税手段,因此弥补亏损顺序对于纳税人的利益影响很大。税务机关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1)先用隐瞒收入的1000万元弥补亏损,剩余不合规发票1000万元列支费用,不属于偷税行为,只需要补缴税款250万元,并加征滞纳金,没有罚款;

  (2)先用不合规发票1000万元弥补亏损,剩余1000万元隐瞒收入定性为偷税,补税250万元,加滞纳金,并罚款1250万元;

  (3)按照比例,用500万元不合规发票、500万元隐瞒收入弥补亏损,因此补税250万元,加滞纳金,并罚款125万元;

上一篇:企业变"股权转让"为"先撤资再增资"可节税

下一篇:企业收到关联方借款利息如何纳税?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