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纳税辅导 > 正文

暂估入帐固定资产能提取折旧并在税前扣除吗

录入时间:2005-05-08

     【中华财税信息网北京05/08/2005信息】 问:我单位大型项目建设,2004 年9月已投产经营,但竣工决算未办理结束。从10月按照项目批准的概算(设计院 出版,省发改委批准)估提折旧入费用,但由于帐面金额与概算有一定差距,主要是 建设安装单位几千万元的安装费用未报决算、也未开票付款,帐面没有进行处理,仍 挂在基建工程上,未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请问:从实质性出发,该部分折旧可税前扣除吗?    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三条“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 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 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第七十八 条“本制度所称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 定的可使用状态。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 全部完成;(二)已经过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 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三)该 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四)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 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 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之规定,就会计核算的角度而言, 固定资产无论是否办理竣工决算,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已实际投入使用的,即 可以并且应当按照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并提取折旧。因此,你单位对该固 定资产按暂估价值提取折旧并不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事实上,这是财务会计制度的要 求,若不提取折旧则反而违反了财务核算的规定与要求。   那么,该部分提取的折旧可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呢?从现行税法的规定看,没 有文件对此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我们认为,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第(三)款第1项“纳税人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 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之规 定,税法上要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条件,是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而非该固定 资产已办理竣工结算或者其他条件。因此,从该规定的立法原理及其内在含义看,并 不排斥固定资产在未办理竣工决算但已实际投入使用时,按暂估价值提取折旧。对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2000]84号2000-5-16)第二十三条“纳税人的固定资产计价按细 则第三十条的规定执行。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后,除下列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调整: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暂估价值或发现原计价有错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 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3]1329号)第 五条“关于固定资产价值调整的折旧处理。中国联通公司因实际竣工决算价值调整原 暂估价或发现原计价有错误等原因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并按规定补提以前年度少提的 折旧,不允许在补提年度扣除,应相应调整原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应多缴的 税额可抵顶以后年度应缴的所得税”之规定,在税收实践中,税法认可存在着因暂估 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额,并因此可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调整,同时按经调整后的固定 资产价值补提折旧的情形,只是在所得税的处理上,应当相应调整至原所属年度的应 纳税所得额,而不能在补提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此,我们认为,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与要求,固定 资产已实际投入使用的,可按暂估价值计提折旧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待办理竣工 决算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