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现金流量表易混淆的问题——增值税
录入时间:1999-01-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1/26/99信息】 增值税业务一般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
进行,因此我国的现金流量表准则将增值税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的一个项目,
即将增值税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这样处理便
于分析增值税现金流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额的影响。从性质上说,增值税并不
是企业自身的资金,因而它与现金流量表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赊购、赊销业务不断扩
大。一般纳税人(1)当期发生赊销时,当期销项税款增加,使企业当期的应纳
税款增加,企业没有现金的流入而要增加现金的流出,使企业实际拥有的现金总
额小于现金流量表上列示的现金总额;(2)当期发生赊购时,如果符合扣税条
件,则使当期应纳税额减少,而企业并未实际支付现金,相当于企业获取了一定
数额的政府无息贷款,结果企业实际占用的现金总额会大于现金流量表上计算出
的现金总额。
其次,现行会计实务中,应收帐款包括两部分,一是应收的货款,二是应收
的增值税。在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收的货款用来调整当期销售收入,
以计算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而应收的增值税款则用来调整计算收
到的增值税款。以应收贷款和应收增值税为基础计算提取的坏帐准备本应分为两
部分,但考虑到应收增位税部分的坏帐准备金额相对较小,同时为简便起见,在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不必对坏帐准备作进一步区分。但当企业各期的应收帐款余额
变动较大时,就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例如,无论对于一般纳税人还是
小规模纳税人;(1)本期收回以前的应收帐款,应收帐款中包含的增值税己在
上期交付,但这部分应收帐款在本期提取的坏帐准备中,包含有部分以增值税为
基础计算的。从而使收回的应收帐款净额减少、企业现金流出减少,当期的现金
实际持有量大于现金流量表上列示的。(2)同理,本期发生上期的赊销退回时,
企业实际拥有的现金流量大于现金流量表上的现金总额。
另外,同一企业销售同质同量的商品由于价格不同其应纳税额就会存在差异,
相应地其现金流出也不同。例如,对有季节性销售的商品在销售旺季时,价格较
高,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款就较大,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额也较多;但在销售淡季
时,价格较低,其销项税额较小,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较少。
由于增值税存在以上特点,所以报表使用者如果仅根据现金流量表上的现金
总额进行决策,往往会造成决策失误,为此,笔者认为应对现金流量表上列示的
现金总额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使现企流量表上的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情况。
初步设想如下:
(1)、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及报表使用者情况,据此推测出可能影响报表
使用者决策的现企数a。
(2)、针对可能涉及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值税款进行仔细分析,对于大于数
额a,并且影响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增值税——记录下来。
(3)、以现金流量表上列示的现金总额为基础,通过调整符合条件(2)
的项目、计算出企业实际的现金流量。这样既不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又减少
了调整的工作量。 (zgcjb9901210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