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国内避税一般方法——技术改造时机选择避税法
录入时间:2001-12-06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6/2001信息】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
后,为改善其工作性能和产生更好的效益,而对其进行技术和工艺上的革新、改造。
从理论上讲技术改造可以在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的任何一段时间内进行。但在实
际生活中如何选择技术改造时间,使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利润,则是一个重要的
技术问题。从纳税角度讲,企业选择不同的时间也会对纳税产生影响。因此技术改造
时间并非任意,而是有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即选择最佳时间有利于避税活动。选得
好,企业的好处就多,纳税额就相对减少。反之,企业的好处少,纳税额多。
例如企业甲拥有的固定资产价格100万元,使用期限10年,且该企业实行平
均使用年限法提取折旧。当机器正常运转且是满负荷工作时,该机器设备10年内生
产产品的收入和利润如表4-1所示(假设成本仅由折旧组成),运用税率见表4-
2,那么企业10年内纳税额及税负就是:
表4-1 该企业十年内折旧、销售收入及利润分年图表
年限 项目
折旧 收入 利润
第一年 10万元 20万元 10万元
第二年 10万元 19万元 9万元
第三年 10万元 18万元 8万元
第四年 10万元 17万元 7万元
第五年 10万元 16万元 6万元
第六年 10万元 15万元 5万元
第七年 10万元 14万元 4万元
第八年 10万元 13万元 3万元
第九年 10万元 12万元 2万元
第十年
表4-2 该企业适用税率
利润收入 适用税率
5000元以下 10%
5000~20000元 15%
20000~50000元 20%
50000~100000元 25%
100000元以上 40%
第一年纳税额:
(100000元-50000元)×25%+(50000元-20000元)
×15%+(20000元-5000元)×10%+5000元×5%=1250
0元+4500元+1500元+250元=18750元
税负为:(18750/100000)×100%=18.75%
第二年与第一年纳税额、税负相同。
第三年纳税额:
(90000元-50000元)×25%+(50000元-20000元)
×15%+(20000元-5000元)×10%+5000元×5%=1000
0元+4500元+1500元+250元=16250元
税负为:(16250元/90000元)×100%=18.06%
第四年纳税额:
(80000元-50000元)×25%+(50000元-20000元)
×15%+(20000元-5000元)×10%+5000元×5%=7500
元+4500元+1500元+250元=13750元
税负为:(13750元/80000元)×100%=17.9%
第五年纳税额:
(70000元-50000元)×25%+(50000元-20000元)
×15%+(20000元-5000元)×10%+5000元×5%=5000
元+4500元+1500元+250元=11250元
税负为:(11250元/70000元)×10%=16.07%
第六年纳税额:
(6000元-50000元)×25%+(50000元-20000元)×
15%+(20000元-5000元)×10%+5000元×5%=2500元
+4500元+1500元+250元=8750元
税负为:(8750元/60000元)×100%=14.58%
第七年纳税额:
(50000元-20000元)×15%+(20000元-5000元)
×10%+5000元×5%=4500元+1500元+250元=6250元
税负为:(6250元/50000元)×100%=12.5%
第八年纳税额:
(40000元-2000元)×15%+(20000元-5000元)×
10%+5000元×5%=3000元+1500元十250元=4750元
税负为:(4750元/40000元)×100%=11.87%
第九年纳税额:
(30000元-20000元)×15%+(20000元-5000元)×
10%+5000元×5%=1500元+1500元十250元=3250元
税负为:(3250元/30000元)×100%=10.83%
第十年纳税额:
(20000元-5000元)×10%+5000元×5%=1500元+2
50=1750元
税负为:(1750元/20000元)×100%=8.75%
十年总税额为103500元,总税负为16.17%。
如果第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已提的20万元对固定资产设备进行性能改革和
完善,使利润增加。那么从第三年到第十年这8年,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及税负就会发生如表4-3中所列的变化。
年限 项目
折旧 收入 利润 税金 税负
第三年 12.5万元 27万元 14.5万元 3.675万元 25.34%
第四年 12.5万元 27万元 14.5万元 3.675万元 25.34%
第五年 12.5万元 26万元 13.5万元 3.275万元 24.26%
第六年 12.5万元 25万元 12.5万元 2.875万元 23%
第七年 12.5万元 24万元 11.5万元 2.475万元 21.52%
第八年 12.5万元 23万元 10.5万元 2.075万元 19.76%
第九年 12.5万元 22万元 9.5万元 1.75万元 18.42%
第十年 12.5万元 21万元 8.5万元 1.5万元 17.64%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格金额100万均摊到后8年
的平均值,即100万元/8=12.5万元。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方法与以前
采用的方法相同,故此处不再重复记述详细计算过程。
后8年和前2年纳税额相加得到总纳税额就是:
18750元+18750元十36750元+36750元+32750元+
28750元+24750元+20750元+17500元+15000元=25
0500元。
十年内总税负为:
(250500元/1130000元)×100%=22.17%
如果第五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四年已提折旧4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五年到第十年这六年中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
税金、税负的变化就如同表4-4表所示。
100万均摊到第五年到第十年这6年之中的结果,即100万元/6=16.
67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方法与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重新
记述详细计算经过。
后六年和前四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就是:
18750元+18750元+16250元+51795元+51795元+
13750元+44070元+360870元十28070元十20070元
=299370元
十年内总税负为:
(299370元/126.98万元)×100%=23.58%
如果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6年已提折旧6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七年到第十年这4年,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
税金、税负的变化如表4-5所示。
后四年和前六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
18750元+18750元+16250元+13750元+11250元+
8750元+158750元+150750元+142750元+134750元
=674500元
十年税负为:
(674500元/1780000元)×100%=37.89%
表4-4技术改造后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图
(第五年到第十年)
年限 项目
折旧 收入 利润 税金 税负
第五年 16.67万元 35万元 18.33万元 5.795万元 28.25%
第六年 16.67万元 35万元 18.33万元 5.795万元 28.25%
第七年 16.67万元 33万元 16.33万元 4.407万元 26.98%
第八年 16.67万元 31万元 14.33万元 3.607万元 25.17%
第九年 16.67万元 29万元 12.33万元 2.807万元 22.76%
第十年 16.67万元 27万元 10.33万元 2.007万元 19.41%
年折旧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格金额
表4-5 技术改造后企业年折、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年限 项目
折旧 收入 利润 税金 税负
第七年 25万元 60万元 35万元 15.875万元 45.35%
第八年 25万元 58万元 33万元 15.075万元 45.68%
第九年 25万元 56万元 31万元 14.275万元 46.05%
第十年 25万元 54万元 29万元 13.475万元 46.46%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格金额100万均摊到第七年
到第十年这四年中的结果,即100万元/4=25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
计算方法同前所列,此处不再详述。
如果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即前八年已提折旧8万元对所用机器设备进行改良,
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九年到第十年这两年中的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税负的变化如表4-6所示。
后两年和前八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纳税总额为:324000元,总税负30.
56%。
根据上述不同年限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我们作进一步分析,看看究竟哪一年实
行技术改造的效果最有利于企业。
表4-6 技术改造后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税负表
年限 项目
折旧 收入 利润 税金 税负
第九年 50万元 75万元 25万元 11.875万元 47.5%
第十年 50万元 72万元 22万元 10.675万元 48.52%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格金额100万均摊到第九年
到第十年的结果,即100万元/2=50万元。此外,税金、税负的计算算方法同
前所列,此处不再详述。
首先分析一下不同时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的利润、税收、税负的增长幅度。以企
业最初投资采用的固定资产设备使用平均折旧法时预期实现的利润为基数,第三年技
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十年利润总额-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利润总额)/未实
行技术改造时的十年利润的总额×100%
=(1130000元-640000元)/640000元×100%
=76.65
纳税额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十年利润总额-未实现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利润总额)/未
实行技术改造时的十年利润的总额×100%
=(250500元-103500元)/103500元×100%
=142.03%
第五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十年利润总额-未进行技术改造时十年利润总额)/未进行
技术改造时十年利润总额×100%
=(1269800元-640000元)/640000元×100%
=98.41%
税负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十年税负-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总税负)/未实行技术改
造时十年的总税额×100%
=(22.17%-16.17%)/16.17%×100%
=37.11%
纳税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十年纳税总额-未进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纳税总额)/未进行技术改
造时十年纳税总额×100%
=(299370-103500元)/103500元×100%
=189.24%
税负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十年纳税总率-未技术改造时十年纳税总率)/未技术改造时十年
税负总率×100%
=(23.58%-16.17%)/16.17%×100%
=45.82%
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利润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如上):
(1780000元-640000元)/640000元×100%
=178.12元
纳税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如上):
(674500元-103500元)/103500元×100%
=551.69%
税负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上):
(37.89%-16.17%)/16.17%×100%
=134.32%
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如上):
=(1060000元-640000元)/640000元×100%
=65.62%
纳税额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如上):
=(324000元-103500元)/103500元×100%
=213.0%
税负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如上):
(30.56%-16.17%)/16.17%×100%=88.99%
为了充分发现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对企业造成的税负增长最小,我们对第三年、
第五年、第七年、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利润增长造成的纳税额的增长和税负的增
长作一比较,从中就会发现在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利润最高、
税负最小。进行这种比较的方法是,用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负担增长率除以技术改
造完成后十年的纳税额增长率,公式是:
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税负增长率/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纳税额增长率×100%
依照这一公式,第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37.11%/142.03%)×100%=26.13%
第五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45.82%/189.24%)×100%=24.21%
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134.32%/551.69%)×100%=41.77%
计算结果表明,在第五年、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
多。
这个分析、计算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任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都有
一个最佳时间选择,这个选择正确与否与企业的利润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上面的分析
和公式计算仅是向读者和纳税者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具体到某一个企业、
某一个纳税人,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以便确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
况需要的技术改造时间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