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偷漏税心理学分析——纳税人偷漏税目标行为的心理分析

录入时间:2001-12-0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4/2001信息】 一、纳税人目标的激励作用 一般来讲,减轻纳税义务就是一个纳税人目标,即漏税活动,最后使自己的纳税 义务有所减轻,这就是一个激励过程。其中减轻纳税义务作为一种目标、诱因对纳税 人的偷漏税活动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 二、纳税人的目标行为与目标导向行为 纳税人减轻纳税义务这一目标支配下,其主要行为可分为二类: (一)纳税人的目标行为 纳税人的目标行为是指直接满足纳税人减轻其纳税义务之需要的行为。例如,偷 漏税可以减轻其纳税义务,那么偷漏税就是目标行为。 (二)纳税人的目标导向行为 纳税人的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例如,偷漏税可以达到 减轻纳税义务之一目标,那么偷漏税是目标行为,而设法偷漏税的一切行为就是目标 导向行为。 三、纳税人的目标和动机 纳税人的偷漏税行为都是由使自己收入最大化这一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减 轻自己纳税义务之一目标的。进一步讲,就是说,收入最大化这一动机是纳税人偷漏 税的推动力,对纳税人的偷漏税活动起着激励作用,并把纳税人的偷漏税活动引向减 轻纳税义务这一具体目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纳税人的偷漏税动 机和偷漏税目标是一致的。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就其对纳税人的推动作用来说,是 偷漏税的动机;就其作为偷漏税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减轻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而言, 又可以说是偷漏税的目标。事实上,对每一个纳税人来讲,减轻自己的纳税义务就是 要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 相对而言,偷漏税动机是比偷漏税目标更为内在、更为隐蔽,更为直接推动纳税 人偷漏税的因素。偷漏税动机和偷漏税目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同样的偷漏税动机可 以体现在偷漏税不同的行动中。如,为了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部分纳税人极力进行 偷漏税活动,而部分纳税人则努力增加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等等。 四、偷漏税行为、设法偷漏税行为和偷漏税动机的关系 偷漏税行为和准备偷漏税行为偷漏税动机有不同的影响力。对准备偷漏税行为来 说,偷漏税动机强度随着这种行为的进行而增强,直至偷漏税目标达成或遭受挫折才 停止;而偷漏税行为则不同,当偷漏税行为开始后,偷漏税动机强度就有减低的趋向。 例如,一个贫困纳税人,为了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便迫不及待地寻求增加收入的途 径,最后决定偷漏税,而在偷漏税过程中对收入的需求便逐渐降低,直至偷漏税完成, 收入动机暂时消失。 我们把一个纳税人从偷漏税动机到偷漏税行为,直到达到纳税义务减少这一目标 的过程称为激励过程。下面,为这一过程的示意图(图29-2)。 图29-2偷漏税的激励过程示意图(略) 五、纳税人偷漏税目标的期望与抱负水平 (一)纳税人偷漏税目标的期望 纳税人偷漏税目标的期望是指纳税人期望通过偷漏税来达到减轻纳税义务这一结 果。纳税人偷漏税期望得到纳税义务的减轻,但纳税人经济状况不同,所以期望得到 减轻纳税义务的程度也不同。 期望既有纳税者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例如,一个纳税人对他得到纳税 义务减轻的期望不能完全脱离当时社会的风尚以及周围纳税人的期望。这就说明,纳 税人对减轻纳税义务的期望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个性,同时更受到社会的制约。 (二)纳税人偷漏税目标的抱负水平 一个纳税人对偷漏税目标的抱负水平是指欲将偷漏税做到何种程度的心理需求, 这是纳税人从量上来考虑减轻纳税义务这一目标的高低。抱负水平决定了纳税人偷漏 税行为要达到的程度。 一个纳税人偷漏税目标的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纳税人的个人因素和外部条件 两个方面。 1.决定纳税人偷漏税抱负水平的个人因素 (1)纳税人的经济状况。经济状况较好的纳税人,其抱负水平就高些,经济状 况较坏的纳税人,其抱负水平就低些。 (2)过去的偷漏税成败经验。一个纳税人著在过去偷漏税经常成功,他对偷漏 税的抱负水平就会提高;反之,如果纳税人过去偷漏税时常失败,处处“碰壁”,那 么他对偷漏税的抱负水平就会降低。 (3)偷漏税目标的现实感。对一个纳税人来讲,全部逃避纳税义务是很难做到 的;而完全履行纳税义务虽是举手之劳,但又是纳税人的偷漏税目标所不容的,即使 做到了,也不会有成功感。所以对纳税人来讲,现实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 (4)纳税人的个体差异。有的纳税人偷漏税一成功就将目标提高很高,而有的 纳税人偷漏税一失败就会放弃,从这里可以看出抱负水平的个人差异很大。有些纳税 人富有冒险心理,而有些纳税人缺乏冒险心理;有些纳税人意志力较强,经得起挫折; 而有些纳税人意志力较弱,经不起挫折,这些都影响抱负水平。 2.决定纳税人偷漏税抱负水平的外部条件 (1)社会角色的影响。在社会上担任的角色会影响到一个纳税人的偷漏税抱负 水平。例如,党员纳税人或领导纳税人或劳模纳税人的偷漏税抱负水平一般低于普通 纳税人偷漏税的抱负水平。 (2)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影响是指社会舆论、群体的气氛对纳税人偷漏税抱负 水平的影响。如果社会舆论对偷漏税者的形象贬低程度较低,那么纳税人偷漏税的抱 负水平就会提高,反之,如果社会舆论对偷漏税者的形象贬低程度较高,那么纳税人 偷漏税的抱负水平就会降低。群体的气氛对纳税人偷漏税抱负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如果纳税人群体气氛都指向较高的愉漏税目标,那么纳税人个体的抱负水平也会提高, 反之,如果纳税人群体的气氛都指向较低的偷漏税目标,那么纳税人个体的抱负水平 也会降低。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