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税收征管与反避税——税收流失的后果分析

录入时间:2001-12-0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4/2001信息】 税收流失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财政收入的 减少。财政收入在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高度依赖税收,税收收入在我国也是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由于税收流失,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目 前已影响危及经济活动的公平,进而导致资源配置失去效率,宏观调控失去财力基础, 国家整体能力下降。 一、对财政的影响 就财政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主要集中在财政收入难以保证数量和难以稳定。财政收入形式有税、利、费、债,但 绝大部分经常性财政收入的来源是税收。而税收由于偷税、漏税、避税、节税的存在, 由此导致的税收收入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每年就财税大检查的金额就多达60 0亿以上,可见税收收入损失已达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25%左右。就财政支出而言, 税收作为经常性财政收入是财政经常性支出的经济来源,税收收入难以保证,势必影 响,政府财政的经常性支出。经常性财政支出主要是,国际、行政、教育等支出,因 此税收是国家基本职能赖以建立和实现和基础。 二、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影响 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存在千差万别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 时,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税收,应尽可能在竞争的外部环境上给予同等透明公平的竞 争环境,即所谓统一起跑线,让经济利益主体最后的税后所得反映主观努力的成果, 优胜劣败。然而税收流失,是打破统一起跑线的因素。同一性质,同一规模的企业在 同一税收面前若不能平等,势必引起企业外部成本不同,成本不同,价格竞争中,成 本高的一方势必蒙受损失。因此,偷漏税通过影响经济利益主体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占 有率,最终影响资源配置。 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资源配置效率愈高,产出的经济最终成果也就愈多。资源 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一般都以价格为配置的信号,同等企业,同样产品,谁的价格低 廉,谁就有竞争力,谁的市场占有率就高,由此,该企业发展就愈快,最后存在的是 优质企业。劣质企业,由于成本太高,质量不好被挤跨,因此,优胜劣败是资源优化 配置过程中必然现象。然而,由于偷漏税以及避税、节税存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优 胜劣败现象被严重扭曲了,现实生活中,大量小企业,生产劣质产品企业,不成规模 企业,与大而优质名牌厂商争原料,争市场,这些劣质的小企业在市场能生存的“法 宝”之一就是大量逃税、避税,从而使其税收成本极小,而上规模的优质名牌企业则 税收成本和透明度都较高,从而处于资源吃不饱状态,严重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资源配 置上的效率。 四、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财政支出除了满足经常性财政支出需要之外,应保留足够强大的后各基金,作为 宏观调控、转移支付的财力基础。因此,财政收入不足的后果,除了不能满足经常性 财政支出的需要之外,就是宏观调控的财力基础不能保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 资结构,生产力布局,乃至居民收入分配,都离不开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因此偷漏 税将影响和危及宏观调控。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