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避税:非违法——受反避税制约——避税概念的界定
录入时间:2001-12-0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4/2001信息】 避税和偷漏税(简称逃税)是一个危及国
家税法的问题,直接后果是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间接后果是导致税收缺席有失
公平和社会腐败。
一、偷漏税与避税的区别
避税和偷漏税是常常引起争议的两个概念,各国看法不尽一致,对偷漏税的看法
较一致:偷漏税是非法的,即偷漏税以非法手段减少纳税义务。因而一般人将避税表
述为是合法的偷漏税。偷漏税与避税后果是一样的,只是手法不同而已。从后果看,
两者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损失,纳税人都逃避了税收负担;从手段上看,偷漏税是
采取非法手段,而避税是合法的手段。
二、何为“非法”?何为“合法”?
究竟何为“非法”,何为“合法”,这完全取决于一国的国内法,没有超国内法
的统一标准,因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甲国为非法的事,在乙国也许是天经地义的
合法行为,所以离开了各国的具体法律,很难从一个超脱的国际观点上来判断哪一项
交易、哪一项业务、哪一种情况是非法的。此外,并非所有的国家在偷漏税和避税之
间划一条径渭分明的界线。在某些国家中,任何使法律意图落空的做法也总是被当作
触犯了法律。所以在这样的国家中,偷漏税与避税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三、既然避税合法,为何要反避税
仅以“合法”两字使避税有别于偷漏税,这显然是不够的。既然避税为合法,为
何又要反避税呢?其实,避税的合法性是从法律而言,就经济影响而言,合法的避税
与非法偷漏税之间的区别就毫无意义,因为两者同样减少财政收入,同样歪曲了经济
活动水平,因此反避税深层次的理由源于经济而非法律,此外提倡政府反避税还有一
层好处在于:要求政府制定出更为严格的税法,高质量的税法在纳税人“钻空子”的
过程中产生。因此,提倡反避税,一是有利于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经济公平;三是
有利于高质量税法的出台。
四、避税范围的宽与窄
为了使反避税得以顺利进行,还应对避税包括的范围作进一步分析。当国家对咖
啡课以重税,某君用喝茶替代了咖啡;当国家对烟酒课以重税,某君干脆不吸烟也不
喝酒了,从而不用负担税款的归宿,使用上述避税概念,显然某君正在避税。如果把
这类行为也纳入反避税,显然不合情理。因此,国外有人提出将避税区分为两大类,
以是否违背法律意图来作为分界线。将那些与法律意图相悖,在税前达到减轻税负目
的的行为作为小概念下的避税行为,并作为反避税的目标,将那些与法律意图相一致
的避税作为一大概念下的避税,不构成反避税的对象。例如,一个人若是仅为了给其
继承人留下尽可能多的财富,而挖空心思以各种方式分割其产业,并将产业转化成不
同类型的财产,试图在国家对其征收财产转移税之前达到避税目的。由于财产转移税
的立法精神是从收入和控制财产转让等方面考虑的,所以此人所为违背法律意图,因
构成反避税的目标。相比之下,烟酒税的立法意图中包括抑制饮酒抽烟的因素,故戒
烟、戒酒是与立法精神相一致的,不在反避税之列,将这种避税称为“可接受避税”。
不可接受与可接受避税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甚至偷漏税与避税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由此可见,避税的概念有相当程度的弹性,是一个相对概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