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查处技巧:反避税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录入时间:2001-11-29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9/2001信息】 目前,我国的税制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 税为附、资源和其他各税配套的税收调控制度,与世界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 有所不同。因此,在反避税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对直接税避税的防范,还要注意对间 接税避税的防范。 一、反避税管理的基本内容 反避税又可广义地理解为避税管理。就避税管理内容而言,可分为狭义和广义避 税管理。广义避税管理,包括财务管理、纳税检查、审议以及发票管理。本节就狭义 避税管理的主要内容做一论述。 纳税设计上的反避税措施,目的是追求税负的“纵向适度”和“横向公平” 纵向适度对税务当局来说是取之有度,否则其后果不是避税、逃税和抗税,就是 干脆不进行经济行为。这实际上是税收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加强这方面管理,发挥税 收促进生产的作用,也可以缓和避税行为。横向公平要求税种设计一方面注意税的统 一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区别对待,加强税收调节,将竞争的起跑钱拉平。统一性和差 异性两者相辅相成。统一性是指同等情况交纳同样税收,承担同样税负,体现在税法 面前人人平等。差别性也是统一性的另一种表现,即不在同一起跑线的纳税人,占天 时、地利等客观因素的纳税人应接受税收调节,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横向公平也 可以缓和避税行为。总的来说,通过税收制度中设计科学的税率、纳税环节、起征点、 附加、加成、减免以及纳税,可促进税负公平、缓解避税问题,这是反避税的措施之 一,是避税管理的核心内容。 加强税收的调查,制定科学、严格的税法,堵塞税法漏洞 明确的纳税人、具体的课税对象和税目、刚性的税率是反避税的基础。反之,过 多的减免规定,不当的纳税环节,过高的起征点,不稳定的税源,繁杂不便的征税方 法都是引发避税逃税的“土壤”和“温床”。为此,首先要加强税法出台的前期调查 工作,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法作准备;其次,制订税法的过程中要请各方面专家参与, 站在避税的角度研究问题,研究制订较为严密的税法,不要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而制订 质量不高的税法。 加强税务人员的管理,提高征管队伍的素质 由于征纳双方在避税反避税利益上的差异,加强征管队伍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对纳税人来说,避税成功获益是直接的效益,因此避税行为与避税利益直接相关,而 对征税者来说,反避税行为与征税者个人利益不直接相关,甚至没有利益,因此导致 征纳双方动力机制的失衡。加强管理主要就是解决征管人员的动力机制,促使其有效 地参与反避税行为,在压力上和动力上给征税人员提供有效的刺激。 情报信息管理,加强反避税技术手段 建立反避税信息库,及时掌握避税常见手法。必须改进反避税技术手段。技术手 段管理,包括档案管理、信息处理技术管理、反避税经济侦察管理、抽样调查管理、 情报网建设等。 反避税宣传管理 通过反避税宣传,对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施加正面有效的影响。在税务当局自身 保持廉政的前提下,加强纳税义务的宣传,对从众心理施加影响。所谓从众心理是指 一般人都有一种从众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这种行为能产生两种效应,一 种是负面效应,即随着大量逃税避税行为,本来按章纳税守法的公民敢于效仿而出现 逃税避税行为;一种是正面效应,如果对逃税避税打击有力,那么就会出现踊跃纳税 现象,原来经常逃税避税的人也可能随之按章纳税。因此,反避税宣传离不开处罚管 理。 征纳双方的处罚管理 对逃税抗税的处罚有明文规定,对合理避税不需要处罚,因此,对处罚问题最关 键之处在于对不合理避税的处罚。这种不合理避税处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避税人 的处罚,这种处罚包括迫使避税人避税成本加大,从而放弃避税,也包括经济上、行 政上的处罚,一般不包括法律处罚,除非已经越过避税界限,进入逃税范畴。二是指 对反避税不合法的处罚。对纳税人不合理避税的处罚与对征税人反避税不力的处罚应 该同时进行,后者尤为重要。在上文中提到征税者对反避税不够积极,其主要原因是 缺少活力机制,即对征税者来讲反避税行为成效与利益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因此只 有强化反避税人员压力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反避税活力问题。因为,活力的源泉有 两个:一是压力,二是动力。 二、反避税的现实意义 如何对待避税已成为税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反避税工作在我国来说, 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充裕国家财政收入 避税活动在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同时,会引起国家财政收入相应的减少,还会 致使和加强资本在国际间的不正常流动,使税收权益难以在有关国家间正确划分,不 利于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相反,反避税工作可以使税收大量、及时地入库, 可以有效地缓解国家间税收权益分配方面的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 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税收原则 公平税负一般是指按负税能力平等征税。它是指在同等条件下按同等办法征税, 不同条件下的纳税人区别征税。其目的是为了在公平的税收负担下,开展公平竞争, 达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效益,繁荣经济。但由于避税行为的发生,使得一部 分纳税人通过精心策划获得了税收负担的减轻,而另一部分实实在在缴纳了每一分税 额的纳税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如果对避税行为不采取措施,就会扩大避税行为涉 及面,破坏公平竞争,败坏社会风气,使国家蒙受损失,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开展反避税工作,才可以减少纳税人主观对税收分配的影响,促 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税负原则。 有利于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充分体现我国的税收优惠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可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和 生产力布局政策,以调控经济的运行,引导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 及地区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其它各种经济结构合理化。国家还可以通过一定时 期涉外税收的一些优惠办法,来吸引外资,发展国内经济,这些均体现在税收法律中。 而现实的逃税、避税却歪曲了税法宗旨,使税收的宏观调控失灵,使税收的优惠导向 失灵,使税源流失,从而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所以,只有开展反避税活动,才能将 上述情况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体现税法的政策作用。 有利于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维护我国税法的尊严 通过开展反避税活动,可以便我们的税务干部通过解剖各种避税手段,在反避税 活动中得到锻炼,逐步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也能使纳税人提高纳税意识,认真纳税, 维护我国税法尊严。 要制止国际避税,一方面有赖于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涉外税收法制,纠正我方人 员迁就避让的心理,从主观上抑制跨国纳税人避税动机的膨胀;另一方面,要及早采 取有力的反避税措施,堵截跨国纳税人的避税活动,从客观上消除引发避税的外部因 素。国际避税在国际税收关系中已是一个老问题,各国经过几十年的反避税斗争,积 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应当吸取其中有效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针对已出现的问题, 采取必要的反避税措施,以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保护正当的国际经济交往。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