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税务工作快讯 > 正文

青海西宁:多维度、全流程引导 助推企业合规经营

录入时间:2025-11-27

近日,西宁市城中区辖区内多家医院的财务负责人与税务干部围坐一堂,围绕医疗行业常见的工资薪金列支与个税申报差异、收入确认时点等“共性堵点”深入交流。“之前我们对这些数据差异很困惑,税务干部的案例讲解清晰明了,为我们规范申报提供了精准指引!”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财务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参会者的心声。

今年以来,西宁市税务部门聚焦企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的内在需求,打出系列服务“组合拳”,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创新监管模式、强化数据赋能,探索出一条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服务前置,变“等诉求”为“送政策”

提升企业合规能力,关键在于将服务关口前移。为此,全市税务系统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深刻转变。

在城东区,税务部门创新推出“辅导+核查+整改”全链条闭环工作模式,专项服务团队直接下沉至企业一线。“以前对委托研发费用归集、共用设备折旧分摊这些政策细节总有点模糊,”西宁秦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任中红坦言,“多亏税务干部‘一对一’上门辅导,还帮我们梳理风险点,现在不仅懂政策了,经营管理也更规范了。”这种“服务先行、风险预判”的核心理念,有效解决了政策落实中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链条不健全的问题。

城西区税务局则常态化开展“税企面对面”系列活动,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理解难、操作繁”的痛点,组织专项培训,通过案例解析、实操演示精准答疑。“税务人员不仅详细解读政策,还针对我们研发项目归集的模糊点逐一指导,避免了合规风险。”青海秦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办税人员表示。截至目前,通过该活动收集的5类企业诉求均已100%办结,形成了“解决一项诉求、破解一类问题”的良性机制。

数据赋能,实现“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

在提升服务主动性的同时,西宁市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基于税收大数据的“信用+风险”监管新机制,推动监管方式从“普适性”向“差异化”精准转变。

通过整合多维度涉税数据,为纳税人进行精准“画像”,并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信用好、风险低的纳税人提供“无风险不打扰”服务;对中风险纳税人推送提示信息,引导自查自纠;对高风险纳税人则开展精准辅导,帮助其规范经营。这种“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的监管方式,既提升了监管效能,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此外,西宁市税务部门还高度关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这一重要桥梁,基层税务分局通过“靶向式”宣传辅导和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引导涉税中介机构由“被动合规”向“主动作为”转变,从而带动其服务的众多企业提升合规水平。

未诉先辅,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提醒”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内在合规能力,西宁市税务部门着力构建“未诉先辅”的风险预警机制,制,将管理服务关口前移至风险发生之前。

城中区税务局针对医疗行业的特性,不仅召开座谈会,更着手建立行业风险研判长效机制,推动各大医院从强化领导重视和财务专业化建设入手,共同营造“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行业生态。截至目前,该局已推动辖区6家医疗机构完成涉税风险整改,医疗行业涉税申报准确率显著提升。

大通县税务局则瞄准研发投入大、政策适用复杂的企业,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建立行业风险指标模型,对研发费用归集等共性风险提前预警,助力企业构建“业务—财务—税务”联动的内控体系。这种针对不同行业特点“量体裁衣”的预警模式,让合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

“我们不仅要帮企业找出问题,更要教会企业如何解决问题,”西宁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在核查过程中,税务部门坚持“整改与辅导并重”,引导企业完成更正申报的同时,再次开展政策“回头看”辅导,确保企业既“改到位”,又“学明白”,从源头上防范后续风险。

下一步,西宁市税务局将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模式,以精准化、场景化的服务推动企业合规经营能力不断提升,为西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加坚实的税务力量。

(杜亚萍)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