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
中发[2001]18号颁布时间:2001-12-30
2001年12月30日 中发[20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
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
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
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客观要求,也符合党的一贯政策。当前农村出现的土地使用
权流转,多数反映了生产要求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一
些乡村推行的土地流转,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需要引起足
够重视。有的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强迫流转,侵犯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有的把
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与民争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有的强行将农户
的承包地长时间、大面积转租给企业经营,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有的借土地
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这些问题如不加以纠正,将引发许多矛盾,甚至
动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了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现就农户承包地
(指耕地、果园和鱼塘,下同)使用权流转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必须长期坚持。要认真落实中央
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这是土
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前提。要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具体
地块,并按规定与农户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各地要加强检查监
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党的农村土地政策落到实处。
二、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只有第二、三次产业发
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
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总体上看,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目前尚不具
备这个条件。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一定要坚持条件,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不能
强制推行,也不能用收走农民承包地的办法搞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进行。在承包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
无权单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也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强迫农户放弃承包权或
改变承包合同。不准收回农户的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准将农户的承包地收回抵顶欠
款,不准借土地流转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农户承包土地的
剩余承包期。
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在承包
期内,农户对承包的土地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
地是否流转和流转的形式。这是农民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具体体现。任
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由乡镇政府或
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的“反租倒包”,不符合家庭承包
经营制度,应予制止。
农户的土地收益包括承包土地直接经营的收益,也包括流转土地的收益。土地使
用权的流转应当是有偿的。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
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土地流转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健全制度,按规范程序进行,避免随意性。
确定流转关系后,应当签订合同。
三、规范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租赁农户承包地
农村土地流转应当主要在农户间进行。随着农村第二、三次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步
伐加快,离开土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他们腾出来的土地应当主要由其他从事农业生
产的农户来经营,以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增加务农收入,缓解人地矛盾,这也有利
于保护耕地。
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应当主要从事产前、产后服务和“四荒”资源开发,采
取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是
公司带动农户,而不是公司替代农户。企业和城镇居民随意到农村租赁和经营农户承
包地,隐患很多,甚至可能造成土地兼并,使农民成为新的雇农或沦为无业游民,危
及整个社会稳定。为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中央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
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地方也不要动员和组织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农户承包地。农产品
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业科技单位如果需要建立种苗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发展设施农
业,应当尽量与乡镇农业示范场或国有农场结合,利用其设施和土地,也可以小范围
向农户租赁承包地。
外商在我国租赁农户承包地,必须是农业生产、加工企业或农业科研推广单位,
其他企业或单位不准租赁经营农户承包地。已经租赁承包地的,要进行清理,加以规
范。
四、加强对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
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最
根本的是落实土地政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党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保护农民
的长远利益。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土地承包政策,监督农村土地的合
理使用,为土地流转及时提供法律、政策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维护好农民的土地
承包权益,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
管理工作。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研究,掌握动态;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合
同的订立,及时办理因土地流转引起的合同变更、解除、重订以及合同鉴证;建立流
转合同档案,妥善调解和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征占用
的管理,防止以土地流转为名,擅自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