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法规 > 正文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通知

假日办发[2005]5号颁布时间:2005-03-31

     2005年3月31日 假日办发[200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005年“五一”即将到来,为做好“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 通知如下:   一、及时启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全面部署有关工作   “五一”黄金周假日游客量历来居每年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首位。最近,党中央、 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各地围绕红色旅游展开的活动丰富多彩, 红色旅游景区(点)将成为今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的新热点。为此,各级假日 旅游协调机构和有关部门、接待单位要着力抓好黄金周旅游的各项工作,突出抓好旅 游安全工作,密切关注红色旅游,确保“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实现“健康、安全、 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   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接此《通知》后,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及时召开本地 区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工作会议,继续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 责任、加强协调”的要求,全面启动“五一”旅游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作。要进一步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绷 紧“健康安全第一”这根弦,克服松劲侥幸心理,更加全面、周密地制定和完善“五 一”黄金周的总体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和工作进度。各级 假日旅游协调机构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细化责任,恪尽职守,并在认真履行本部 门、本单位工作职责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配合。4月20 日前,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和有关接待单位的准备工作要全部就绪。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 备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强化旅游安全管理,消除旅游安全隐患   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及其成员单位和各接待单位,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于“五一”黄金周旅游 工作的始终,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杜绝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切实抓好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的成员单 位,要督导本系统各接待单位认真落实《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问 题,立即启动,在最快时间和最小范围内予以控制,并严格履行报告制度。各地在 “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的节庆及其他公众聚集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安全” 的原则,责成主办单位精心制定好活动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健全各项安全保 卫措施,确保活动场所的设备设施符合安全要求,并在4月10日之前按相关规定报 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其中重大聚集性活动的举办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各类旅游 景区(点)要制定好应对游客拥堵等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做好重点地段扩容、安全 防护设施修缮以及旅游高峰时段分流等工作。   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切实抓好“五一”黄金周期间的各项安全防范与安全管理。4月20日前,各地假日 旅游协调机构要组织各类接待单位认真扎实地开展一次全面的旅游安全大检查。对汽 车、游船、轮渡、缆车等游客运载工具,对攀岩、蹦极、探险、漂流、射击等容易发 生安全事故的旅游项目和大型游艺机等装备,对容易发生火灾、食物中毒以及群死群 伤事故的大众娱乐场所、餐馆摊点等设施和场所,要进行重点检查,切实排除各种安 全隐患。各景区(点)和餐馆、饭店等旅游接待单位要特别做好供水、供电、卫生检 疫工作,严防火灾、盗窃、爆炸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防范道路交通事故是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要继续将抓好旅游交 通设施的技术性能检查以及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放在旅游安全大检查的首要位置。各 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要协调当地交通部门和公安机关,在4月20日前集中进行一次 旅游客运大检查,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旅游客运和车辆带“病”运营、超载运营、超时 运营等危及游客安全的行为。旅行社在租用车辆时,必须选择信誉好的车队、技术性 能合格的车辆和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驾驶员,并签订有关合同,明确事故责任追究 和处理赔偿办法。要强化对驾驶员和旅行社陪同人员的安全防范教育,并采取有效措 施,约束司机的违章驾驶、疲劳驾驶等行为。对于容易发生旅游行车事故的危险路段, 要设立警示牌,及时清除交通障碍,必要时可采取非常规措施,确保旅游行车安全。 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要督促当地的航空、铁路、水运等管理部门和经营企业,进一 步强化安全意识,确保“五一”黄金周旅游客运万无一失。   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要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特别要密切注视、有效防范恐怖暴力案件的发生;要制定黄金周期间紧急救援工作预 案,有关人员要24小时值班;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后,要及时妥善处理,并按报 告制度及时上报有关方面和全国假日办。   三、整治和维护“五一”黄金周的旅游市场秩序,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保障 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整治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是确保黄金周旅游 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要组织当地旅游、工商、公安、物价、 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五一”黄金周前和黄金周期间开展联合行动,全面整治旅 游市场秩序,净化“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   要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整治旅游客运秩序,大力净化旅游景区(点) 的游览环境;严厉打击旅游购物欺诈行为,依法打击非法从事导游活动,规范旅行社 经营和导游服务行为;重点查处“黑社”、“黑店”、“黑车”和“黑导”等无证经 营行为和私拿回扣、索要小费、强迫购物等不正之风,打击非法“陪游”、“伴游” 等丑恶现象;严厉打击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城市广场等游客集散地争夺地盘、 拉抢游客和敲诈勒索等欺行霸市行为。要督导各旅行社抓好迎接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 作,重申不准组团社和接待社之间因合同纠纷而扣留“人质”、特别是扣留旅游者的 纪律,重点加强对以往黄金周期间投诉比较集中的服务环节的监管,对顶风违纪者坚 决严惩。   “五一”黄金周旅游的主体是国内旅游,但出国(境)旅游也已成为消费热点。 随着我国出国(境)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增多,今年“五一”黄金周的出国(境)旅游 将有更大的规模。各级公安、旅游等部门要大力规范和整顿出国(境)旅游市场秩序, 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出国(境)旅游渠道进行非法偷渡活动,严肃查处在这方面负 有直接或连带责任的出境游组团社,进一步遏制“零负团费”等降低服务质量、损害 旅游者权益的行为,促进我国出国(境)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如在境外发生旅 游安全等重大事故,领队要及时向组团社及有关方面报告,有关组团社要立即向所在 地的假日旅游协调机构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城市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要立 即向全国假日办报告,以便尽快协调处理。   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要认真抓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受理和处理旅游投诉的工 作。4月2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重点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假日旅游协 调机构要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   四、认真做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和宣传报道工作,保障各项具体工作环节的衔接 和通畅,保证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正常高效运转   列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重点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要继续按照国 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统计制度和全国假日办《关于开展2005 年“五一”黄金周预报统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及时、准确地向全国假日办 报送有关统计信息,并向当地有关媒体发送有关信息,确保工作有条不紊、信息准确 无误。   要进一步重视和抓好“五一”黄金周旅游的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假日旅游协调机 构要与有关新闻媒体积极合作,加强以引导性为主的宣传报道。各地要积极推出寓教 于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和生态旅游、 民俗旅游、体育旅游、科教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大众性旅游项目,有效分流对传统 旅游景区(点)的客流压力;认真做好对本地“五一”黄金周旅游的组织准备、健康 安全保障和旅游新产品、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接待单位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发布 和新闻报道,进一步提高本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我国旅游业恢复振兴势 头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旅游对经济社会综合拉动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五一”黄金周期间,各级假日办必须做到: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坚持24小时 值班;对外公布的投诉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受理;各级假日办与组成单位之间的 通讯联络要保持畅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列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各 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假日办与全国假日办的通讯联络要保持畅通,确保黄金周期 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列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各重点旅游城市、 旅游景区假日办将贯彻本《通知》的情况,以及“五一”黄金周期间的值班电话、值 班负责人及联系人员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各级假日办(或当地旅游局质监所)的 旅游投诉电话及负责人、联系人姓名、职务,于4月20日前一并传真报全国假日办 综合服务中心(即国家旅游局办公室,电话:010-65201010, 65122847;传真:010-65201055)。   特此通知。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