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部 财政部关于国家定购粮食实行价外加价办法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内贸财(价)联字[1993]第16号颁布时间:1993-04-10
1993年4月10日 内贸财(价)联字[1993]第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粮食局(厅):
国务院国发[1993]11号文件决定,从今年起,改进粮食"三挂钩"兑现办法,
将国家用于扶持粮食生产的化肥、柴油按平价供应实物,改为以货币方式,在收购价
格之外将平议价差(以下简称价外加价)付给农民。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文件精神,
现对改进粮食"三挂钩"兑现办法的有关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价外加价的范围。价外加价只限于国家定购粮食的品种和数量,品种为小麦、
大米、玉米和主产区(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大豆。粮食收购价格未放开的
地区,国家定购粮食的数量(含农业税征实,下同)仍按现行中央核定给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粮食定购任务执行。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的地区,要按原定购任务与农民签订
经济合同。凡没有与农民签订经济合同的,不拨给价外加价,价外加价由上级业务主
管部门掌握调控,以确保定购任务的完成。
二、价外加价的标准。在国家定购数量内,在定购价的基础上,每收购50公斤小
麦、玉米拨补价外加价4?2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2?85元,地方财政负担1?35元;
每收购50公斤大米拨补5?2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3?175元,地方财政负担2?025元;
每50公斤大豆拨补5?5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3?475元,地方财政负担2?025元。
三、价外加价的拨补办法。属于中央财政负担的价外加价由财政部在粮食收购前
预拨给国内贸易部,由国内贸易部拨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厅(局);属于地方
财政负担的部分,由省级财政部门在粮食收购前预拨给省级粮食主管部门,然后由省
级粮食主管部门逐级拨给粮食收购企业,在收购时如数兑现给农民。地方财政负担的
价外加价,各地要保证及时落实到位,不得欠拨形成粮食企业新的挂账。
四、价外加价的结算。粮食年度终了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厅(局)要在
每年4月底以前根据各地上报的实际收购数量、 品种和价外加价标准,经同级财政厅
(局)审核后联合上报国内贸易部和财政部(表格附后),经两部审核后,多退少补。超
过国家定购部分和各地自行提高价外加价标准而增加的开支,中央财政不予负担。
五、对国家定购的粮食实行价外加价,直接拨给农民,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
一项重要政策,各地要加强领导,保证落实。各地上报的数字要真实准确,严禁弄虚
作假,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附表:19 年粮食年度粮食价外加价支出决算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