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省税收政策法规 > 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我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洪府发[1999]9号颁布时间:1999-03-08

     1999年3月8日 洪府发[1999]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市计委《关于我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报告》已经市十一 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1999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国50周年大庆和澳门回归。在 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报告》确定的计划任务,正 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把全市工作进 一步聚焦到“一稳、二转、三加强”上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放,加快深化国有企 业改革,稳定和加强农业,千方百计开拓城乡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力度, 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在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 上更快更好地发展。各县(区)、各部门要按市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安排好各项工作, 以确保完成今年全市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我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计划会议和市委七届八次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 委拟定的全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已经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 议审议批准。现将计划情况报告如下: 一、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99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克服经济 发展中不利因素,战胜特大洪涝灾害,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过去一年,国内外经 济环境变化极其复杂,特大洪水的侵袭、市场约束进一步增强、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 和继续加深等,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超历史的洪涝灾害,给我市经济造成了 严重损失。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全市上下认真按照“两商先行、两业提升、三城 并重、项目推进、责任到人”的二十字方略,大力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同心同德、 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尽力降低了农业灾害损失,工业生产持续 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消费市场平稳,外经贸工作 取得新进展,财政金融形势稳定,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调整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国民经济稳中有进,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2亿元(现 价,下同),比上年增长7.9%(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负增长11.5%, 第二产业增长11.9%,第三产业增长9.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14∶46.3∶39.7转变为11.7∶47.2∶41.1 2.农业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尽力降低了损失程度。地区农业总产值完成65亿 元,负增长9.1%。粮食总产22.9亿万斤,下降37.1%,油料产量7510万公 斤,下降28.9%。大灾之年,养殖业保持了稳定,其实值增长1.6%。生猪出栏 194.6万头,下降3.6%,家禽出笼2989万羽,增长2%,水产品产量2亿公 斤,增长2%。乡镇企业在困难情况下有所发展,完成总产值296亿元,增长 9.2%。水利完成水泥护坡工程126公里。“平垸行洪、退回还湖、移民建镇”工 程实施顺利。 3.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大中型企业发展加快。为化解市场偏冷、价格下跌等不 利因素,工业企业努力开发新产品、强化市场销售、招大靠大、加速资产重组等,生 产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地区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元以上的非国有工 业产值完成202.5亿元,增长11.4%,其中市属完成127.8亿元,增长 9.1%。大中型企业对整个工业经济起了支撑作用,地区大中型企业实现总产值 130.2亿元,增长10.6%,高于上年5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大中型工业企业产 值增长3.9%。全顺车、铁路牵引变压器、立爪装载机、半透明纸等新产品市场占有 率不断上升,产量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较好。 4.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4.7亿元,增长11%,增幅高于上年4个百分点。初步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基本建设重点项目进展较快。建成昌北机场高 速公路、火车站改建工、吴公庙电排站、青云水厂二期供水管网工程、庐山南大道A 段、孺子路综合改造等工程项目;一江两岸路堤系列等重点工程正按计加紧施工。 5.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市场供应充裕,城乡消费平稳增 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9亿元,增长9.4%。个体和私营商业发展迅速, 其零售额增幅23.9%,市场份额由上年的22%提高到24.9%。物价水平继续低 位运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9%。 6.外贸出口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全市外贸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在巩固香港、日本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对欧洲、非洲市场的开拓力度。外 贸出口创汇2.04亿美元,增长14.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外商投 资企业出口创汇1.37亿美元,增长18.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7.2%。实际 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增长8.3%,实际利用国内资金13.74亿元人民币,增 长89.6%。 7.财政收支情况良好,金融形势稳定。地方财政收入15.73亿元,增长 9.7%;财政支出16.15亿元,增长11.1%其中支农支出1.6亿元,增长 46.2%。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7.8亿元,比年初 增长2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5.8亿元,增长19.3%;贷款余 额313.5亿元,增长12.7%;回笼货币累94.5 亿元。 8.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年实施科技项目90 项,有40个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加 强,小学、初中入学率达99.6%和86.8%,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得到调整,职业教 育、成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29% 以内,年末总人口411.1万人。环境质量有了提高,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环境质量排名第10位。 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广播、电视、旅游、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 展。 居民生活有所改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871元,增长8.2%,城市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劳动就业门路逐步拓宽,安置下岗职工6.55万人, 通过社区服务业安置下岗职工形成“南昌经验”在全国推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晨2.5%以内。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继续推进。 二、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999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国五十周年,我国政府将恢复 对澳门行使主权。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市改革开放20年来取 得的丰硕成果,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的环境将好于去年。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增加动力。二 是去年国家增加我市的投资中,有60%左右要结转到今年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效 应将更多地在今年表现出来。三是去年全市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受洪灾影响损失严 重,发展的基数较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根据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的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总的要求,今年计划工作的指导思 想是:继续按照“20字方略”精神,把工作聚焦到“一稳二转三加强”上来。抓住 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千方百计开拓城 乡市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培植部的经济增长点, 继续实施“教育立市,科技举昌”战略,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不断提高居民生 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功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1999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达到415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10%、8%和10%;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涨幅3%; 出口创汇增长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250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15.4以下。 三、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完成199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适应 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着力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抓好农民增收和农村稳 定。农业总产值72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414元,增加250 元。 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总产略低于灾前水平,达到 34亿斤,增长48.3%,主要是扩大优质早稻,增加一季晚稻的面积,优质早稻种 植面积比重达到75%以上。早稻种植面积调减40万亩,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养殖 业重点在良种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名优家畜家禽。生猪出栏208万头,增长 6.7%,生猪生产着力发展瘦肉型猪,其中三元杂交猪的比重力争超过30%;家禽 出笼3300万羽,增长10.4%,重点发展良种土鸡、麻鸭等;水产品的生产抓好 大水面的开发,抓好螃蟹、鳜鱼、珍珠等特种水产品生产,水产品产量2.2亿公斤, 增长10%,其中特种水产量4400万公斤,增长87%。乡镇企业总产值340亿 元,增长15%。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重点是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应施良种产业工程。抓好农业 产业化经营示范项目。继续实施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切实抓 好小城镇建设规划。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灾后重建有机结合起来。 2.加大扶优扶强扶新力度,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转为企业经营机制,把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加大扭亏增盈力 度。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以及灾后重建的机遇,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 地区工业总产值218.5亿元,增长8%,其中市属工业总产值139.3亿元,增 长9%。国有工业亏损面降到20%以下,亏损额减少20%以上。 结合灾后重建、电网改造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机、电线电缆、输变电设 备、矿山机械、建材等投资类产品的生产。拖拉机增长31.6%,变压器增长4.5%, 电力电缆增长25%,矿山机械增长13.8%,水泥增长26.6%。扩大有一定市场 优势的产品生产。汽车增长18.9%,其中全顺车增长60%,新闻纸增长51.9%, 电冰箱(柜)增长6.4%,VCD增长13%,轮胎增长2.75倍。 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主要是:江纸股份公司年新增13.6万吨新闻纸、江 西第二造纸厂年新增6200吨特种薄页纸、方大新型铝业公司铝材彩色喷涂生产 线、ATT微电子公司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等。 3.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确保重点工程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投资74.4亿元,增长15%,其中:国有单位投资44.8亿 元,增长18.7%,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24.9亿元,增长25%, 技改 投资9.4亿元,增长0.5%,房地产投资10.5亿元,增长23.5%。 基本建设主要投向是水利、县乡公路、城乡电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 性项目。水利重点是鄱阳湖治理一期工程(10万亩以上圩堤水泥护坡)扫属,鄱阳 湖治理二期工程(5万亩以上圩堤,主要是中洲联圩、棠野港左堤、临江大堤、抚东 大堤加高加固护坡),赣东抚西大堤加固配套及城市防洪排涝(青山湖、新洲、象湖 电排站,艾溪湖、碟子湖、昌北城区排涝)系列工程。总投资3.7亿元,其中国家 补助2.2亿元。县乡公路、桥梁主要安排云湾、高南、璜北、东罗、安石、幸田等 53条公路(全长370公里)和8座桥梁,总投资2.8亿元,其中国家补助 4674.74万元。城乡电网改造,城网部分主要是完成江铃220KV变电站,加 快三峡输变电工程昌东500 KV变电站、西湖110KV变电站建设,启动下沙窝 110KV变电站前期工作;农网改造部分,国家、省确认我市1998年至 2000年农网改盘子3.78亿元,今年上半年投入6000万元启动。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重点是,完成朝阳洲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污水4万吨)工程并抓紧青山 湖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完成麦园垃圾卫生处理场二期工程并抓紧三期工程(垃圾堆 肥厂,垃圾焚烧厂)前期工作;完成理下正街水厂维修改造、长陵水厂为湾里区供配 水管网工程并抓紧青云水厂三期(日供水20万吨)前期工作;完成昌南地区煤气设 施及管网铺设工程(增加4万户,达到12万户规模);完成井冈山大道、墨山立 交、沿江南路、高新大道、火炬大街、京东大道、枫林大道、庐山南大道B段等道路工 程,继续实施抚河公园(含象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一江两岸路堤系列工程和昌北 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市基建投资完成市警校教学综合大楼、市体校教学校,加快市 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图书馆、市体育场等工程建设。今年是我市重点建设投资集 中、建成项目较多的一年,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尤其注重项目前期工作,完善 招投标的管理办法,加强工程监理,严格工程建设标准,强化概算控制,有效使用资 金,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居民消费就业领域 商贸业要千方百计开拓城乡市场,构造新型工商、农商关系,发展新的经营服务 形式。注重塑造特色,继续巩固百友、洪城大厦、良友等大型零售企业规模,不断完 善洪城大市场、江南果品市场等批发市场的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达132亿元,增长10%,全市批发市场交易额增长20%。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旅游、信息等新兴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要不断拓宽服务领 域,切实解决好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问题,社区服务业安置下岗职工1万人, 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15%以上;信息业重点加速金庐软件园建设,尽快启动南昌信息 港工程。 努力培植个私经济、农业产业化、住宅业、旅游业等析经济增长点,加快个私经 济发展。逐项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的措施和各项服务承 诺,个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17.5%提高到 19.5%。 5.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强高新、昌北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向塘地 区开发建设,大力整治投资软环境,努力营造外商愿意来,外资引得进、留得住的良 好环境。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增长6%。 进一步做好利用国外贷款申报工作,争取利用国外贷款1000万美元。实施好 世行贷款长江洪灾紧急恢复项目、东方企业集团塑铝复合管项目、凯利集团空心砖项 目;争取吉湖二企业集团塑铝复合管项目、凯利集团空心砖项目;争取吉湖二期项 目、日本海外经济协办基金用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德国政府贷款用于印刷二厂 引进六色机技改项目等。强化偿还外债工作,我市已进入偿债高峰期,1999年仅 市财政担保项目到期外债1800万美元,项目单位要利用当政策、汇率比较有利的 时代,抓紧筹资还贷。 继续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培植新的出口源,外贸出口创汇2.14亿美元, 增长5%。 6.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 科技工作按照集中力量、突破重点,提高科技显示度的思路,着力支持江柴多缸 高速直喷柴油机、江铃非调质钢转向节、转向臂应用研究等重点课题和杨子洲科技园 种苗中心等星火计划课题,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 稳步发展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调整优化高教专业设置,全日制学校招 生18.54万人,增长5.7%。全面完成水毁学校的重建修复;加强重点职业学校 和特色专业建设;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农、科、教”三结合,积极发展 成人教育。 卫生事业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即乡镇卫生院、县区卫生防疫站、妇保 所),抓好灾后卫生设施的重建与改造。 计划生育管理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上,确保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晨千 分之15.4之内。 环境保护工作主攻达标排放、白色污染和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城市工业废 水处理率7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78%。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 划纲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农民 人均年纯收入分别增长300元和250元。全年安置下岗职工5.5万人。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今年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 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知难而 进,团结致、艰苦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 附:《南昌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