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省税收政策法规 > 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 南昌军分区印发关于南昌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洪府发[1999]11号颁布时间:1999-03-25

     1999年3月25日 洪府发[1999]1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驻昌部队: 《南昌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1次常 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关于南昌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工作实施方案 南昌是“八一”起义所在地和“军旗升起的地方”。自1992年以来,南昌市 连续三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今年全国将重新评定“双拥模范城”, 能否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这是关系到南昌以什么样的的双拥姿态跨入 21世纪,因而引起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全市军民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国了把我市 双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争创全“双拥模范城”国连冠,根据全国、全省双拥 模范城命合管理办法和全国全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 定本实施方安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军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总要求,服从的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进 一步做好双拥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 服务。 二、任务目标 以加强国防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根 本任务,进一步作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地和军民团结, 推进双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我市双拥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争 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四、主要工作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我为军旗添光彩”为主题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 倡导军地双方、社会各界都为双拥工作办好事、做实事,在英雄城南昌掀起既轰轰烈 烈,又扎扎实实的双拥工作新高潮。 1.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双拥意识。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 子弟兵的故乡,南昌军民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要充分发扬英雄城这一特有优势,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利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 念堂、方志敏烈士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市民、军人、学生等参观学习, 进一步增强军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积极开展“行业与国防”教育,重点抓好“科 技与国防”、“教育与国防”、“邮电与国防”、“交通与国防”、“人防与国防” 等教育活动,使各行各业认清自身的责任,自觉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2.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都要为拥军优属工作做好事办 实事。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驻地部队生活训练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好部队后勤 保障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责为部队和优抚对象办1至2件有一定影响 的好事实事。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做好军队转业干部接受安置工作;计划、民政部门 要加大工作力度、拓宽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好复员退伍军人,同时做好军队干部的安 置服务工作;劳动部门要积极做好军人家属子女就业再就业工作,1999年安置 30名随军家属;教育部门要切实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难问题,并为特优抚对象 子女上学提供减免学杂费的优惠;卫生部门要帮助驻军人和在乡老复员军人医疗难问 题;司法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军事设施和军事禁区安全。各乡、镇、街办要 组织拥军优属志愿者服务组为部队做好事,为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帮扶送温暖活动。各 单位、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都有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扎 实有效的拥军优属活动。 3.驻昌部队要在完成战备训练的同时,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为地方两个文 明建设建功立业。 一是与“八一”冠名的重要场所开展“一对一”活动,帮助提高这些场所的文明 水准。如“八一”广场、“八一”公园、“八一”学校、“八一”大桥、“八一起义 纪念馆”、“八一”商场等。 二是团以上部队每个单位建立一个以上扶贫点,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力争每个扶贫点都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示范点。 三是协调部队分堤包段,建立“四位一体”责任制(即抢险、护堤、救灾、做群 众工作)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工作。一旦有险情,立即投入战斗。同时要根据地方需要, 组织兵力参加抵御其他自然灾害的战斗。 四是协调部队积极参加创建卫生城等社会公益事业,承担1-2次整治市容市貌 的大型活动或市政建设的重点工程。 五是积极参加“希望工程”活动。团以上单位均要与一所小学挂钩,帮助失学儿 童重返校园。 六是帮助地方维护社会治安。建立“护路队”,重点保护京九铁路的畅通。县、 区人武部必须各挂钩2个以上乡(镇)、街道、厂矿,确保安全。 七是积极传播精神文明新风。驻昌部队要组织百名干部担任革命传统教员或校外 辅导员,上革命传统课200场以上。 八是广泛开展科技助民活动。驻昌部队要组成20个科技小组,向驻地赠发万份 科技资料,赠送千册科技书籍,派出20个医疗小组,为群众传播科学知识、健身知 识、治病防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大张旗鼓地宣传双拥工作的好人好事,创造良好的双拥舆论环境。 1.宣传部门要动员组织各新闻单位充分利用舆论工具营造浓厚的双拥气氛。广 播、电视、报刊要经常性地报道争创活动和双拥工作的典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增强 “国防义务、人人有责”的观念,形成支持部队建设,自觉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 2.认真举办“双拥”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4月在《南昌日报》开辟专栏,举 办“我为军旗添光彩”征文活动,组织一批质量较高的“双拥”文章发表。6月在南 昌电视台举办有各县区组队参加的《兵投法》和优抚政策法规知识竞赛,把我市“双 拥”活动推向部潮。 3.加大宣传力度。6月在《解放军报》、《中国社会报》刊登我市争创“全国 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情况重要文章,同时制作一盘录像带迎接全国、全省“双拥模范 城”检评。 4.努力营造“双拥”氛围。南昌市主要街道、车站、码头、窗口单位要新建一 批永久性双拥标语牌。永久性双拥办与市灯饰广告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文下发。 6月市有关部门将对标语牌的内容、质量、造型等进行检查评比。 5.大力宣传“双拥”工作先进典型。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以市人民政府 和南昌军分区名义召开一次全市双拥工作表彰会,表彰一批双拥模范县(区)、先是 单位和先进个人,以推动全市“双拥”工作不断提高。 (三)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为军队建设提供有力可靠的后勤和社会保障。 1.精心组织“爱心献功臣行动”,认真落实各项优扶政策。各县区人民政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省民政 厅《关于在全省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实施意见》(赣办字[1999]28 号)的通知精神,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 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开展和各帮扶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从政策上切实解决 革命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和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住房和医 疗难等实际困难。 2.认真贯彻执行《兵役法》和《江西省优待金社会统筹办法》及市政府有关通 知精神,加大义务兵优待金社会统筹和兑现工作力度。各县、区要继续实行以县、区 统筹优待金办法,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不得低于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 标准兑现;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从1999年1月1日起按每户每年300元发放, 各县、区政府要加大社会统筹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资金到位,要建立拥军优属 保障资金增长机制,市级按30万元、县区按10万元数由财政列支启动到位,并做 到每年按30%以上比例增长。 3.认真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服务措施。车站、机场、码头要设置“军人售票窗 口”“军人候车室”;公园、旅游参观点等公益性场所要设置“军人免费参观”标志 牌;公共厕所要悬挂“军人免费”牌;交通收费站、停车场要挂“军车免费通行”、 “军车免费停放”等告知牌;各窗口单位要根据《南昌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认真开 展自查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改进作风,抓好落实,把窗口单位建成拥军优属工作 的示范阵地。 (四)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的领导,完善制度,把我市双拥工作纳入制度化、规 范化轨道。 1.双拥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主 义两个文明建设。要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双 拥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把“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工作有计划、 有部署、有检查落实、有专门办事机构,一把手新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项目推进、 责任到人。 2.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各自的 职责,制定争创“四连冠”的工作计划。东湖、西湖、青云谱、南昌县、新建县、郊 区要努力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县区的迎检重新命名工作,再夺桂冠,进贤县要力争进入 全省“双拥模范县”行列。各县区、各部门要将工作计划于今年4月15日前报市双 拥办。 3.5月,以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名义组织一次市领导参加的“军事活动日”。 在适当时候,邀请省军区领导给我市副县(处)以上领导干部上一堂国防教育课。 4.南昌市双拥办、南昌市政府督导处、南昌军分区政治部对全市各地争创“四 连冠”活动进行全面督导、检查。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市各县、区 “双拥”工作和优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视察。各县区、各部门、驻昌部队要加强 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并及时将创建双拥模范城的有关情况和典型事 例报市双拥办。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